2022年 47卷 第6期
栏目
显示方式:
2022, 47(6): 1901-1916.
doi: 10.3799/dqkx.2022.205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受滑坡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区域性滑坡隐患探测工作.近年的政府工作表明,80%的滑坡发生在已圈定的隐患点范围外,80%的滑坡发生在防灾减灾工作条件相对薄弱的边远农村地区.为了解决这个困境,亟需:(1)厘清不同类型滑坡宜选用的广域探测技术,解决滑坡隐患广域探测的漏检问题;(2)突破社区协同滑坡防灾的难题,助力滑坡隐患探测和风险评估.本文将滑坡隐患分为4类:斜坡变形区、复活历史变形破坏区、稳定历史变形破坏区和潜在斜坡变形区,以便充分发挥多源遥感数据和技术的优势;进而提出一种“滑坡隐患广域探测-单体滑坡隐患风险评估-社区协同防灾”的多源遥感滑坡防灾技术框架.以青藏高原交通工程关键区段约10 000 km²区域作为研究区,协同社区(如设计和建设单位)共识别出滑坡隐患263处,其中斜坡变形区249处,复活历史变形破坏区5处,稳定历史变形破坏区9处,并针对3个典型滑坡隐患进行风险定量评估和社区协同防灾.该多源遥感技术框架将有助于提高社区滑坡防灾的能力,也将直接服务于青藏高原交通工程的建设与运维.
我国是世界上受滑坡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区域性滑坡隐患探测工作.近年的政府工作表明,80%的滑坡发生在已圈定的隐患点范围外,80%的滑坡发生在防灾减灾工作条件相对薄弱的边远农村地区.为了解决这个困境,亟需:(1)厘清不同类型滑坡宜选用的广域探测技术,解决滑坡隐患广域探测的漏检问题;(2)突破社区协同滑坡防灾的难题,助力滑坡隐患探测和风险评估.本文将滑坡隐患分为4类:斜坡变形区、复活历史变形破坏区、稳定历史变形破坏区和潜在斜坡变形区,以便充分发挥多源遥感数据和技术的优势;进而提出一种“滑坡隐患广域探测-单体滑坡隐患风险评估-社区协同防灾”的多源遥感滑坡防灾技术框架.以青藏高原交通工程关键区段约10 000 km²区域作为研究区,协同社区(如设计和建设单位)共识别出滑坡隐患263处,其中斜坡变形区249处,复活历史变形破坏区5处,稳定历史变形破坏区9处,并针对3个典型滑坡隐患进行风险定量评估和社区协同防灾.该多源遥感技术框架将有助于提高社区滑坡防灾的能力,也将直接服务于青藏高原交通工程的建设与运维.
2022, 47(6): 1917-1931.
doi: 10.3799/dqkx.2021.260
摘要:
为了探究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典型岩石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劣化规律,选取昌都-林芝段的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为试验对象,开展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加卸荷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抗压强度损失率达30%,粘聚力降幅达18.4%,内摩擦角降幅达10.5%,弹性模量逐渐下降,泊松比逐渐增加;(2)三轴压缩试验中,岩样的变形模量呈现与抗压强度类似的劣化趋势,但是变形模量的劣化幅度比抗压强度劣化幅度大;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抗压强度越大劣化程度越低,对砂岩的劣化最明显,片麻岩次之,花岗岩最小;(3)与三轴压缩试验相比,在卸围压试验中,冻融循环作用对岩石的卸荷量同样有劣化作用,卸荷程度较小时岩石劣化并不明显,随着卸荷量的逐渐增加,卸荷量大于80%时,岩石的变形模量呈指数型下降,泊松比呈指数型增加;(4)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三轴压缩试验中由拉张和剪切破坏造成的裂纹数量增多;卸围压试验中岩石以拉张破坏为主;岩石微裂纹数量增加的同时,不平整度增加,矿物颗粒之间的胶结状态变差;(5)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冻融作用对岩石劣化作用最强的为砂岩,其次是片麻岩,最弱为花岗岩.
为了探究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典型岩石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劣化规律,选取昌都-林芝段的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为试验对象,开展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加卸荷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抗压强度损失率达30%,粘聚力降幅达18.4%,内摩擦角降幅达10.5%,弹性模量逐渐下降,泊松比逐渐增加;(2)三轴压缩试验中,岩样的变形模量呈现与抗压强度类似的劣化趋势,但是变形模量的劣化幅度比抗压强度劣化幅度大;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抗压强度越大劣化程度越低,对砂岩的劣化最明显,片麻岩次之,花岗岩最小;(3)与三轴压缩试验相比,在卸围压试验中,冻融循环作用对岩石的卸荷量同样有劣化作用,卸荷程度较小时岩石劣化并不明显,随着卸荷量的逐渐增加,卸荷量大于80%时,岩石的变形模量呈指数型下降,泊松比呈指数型增加;(4)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三轴压缩试验中由拉张和剪切破坏造成的裂纹数量增多;卸围压试验中岩石以拉张破坏为主;岩石微裂纹数量增加的同时,不平整度增加,矿物颗粒之间的胶结状态变差;(5)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冻融作用对岩石劣化作用最强的为砂岩,其次是片麻岩,最弱为花岗岩.
2022, 47(6): 1932-1944.
doi: 10.3799/dqkx.2021.205
摘要:
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察达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过程与形成机理,运用遥感测绘、无人机地形测绘和现场勘查资料对滑坡进行分区,对滑坡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并利用PFC2D数值模拟对地震工况下滑坡运动过程进行模拟.将察达高速远程滑坡分为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数值模拟结果得到滑坡平均运动速度为15~20 m/s,运动时间150 s,最大运动距离为2 800 m.察达滑坡为地震条件下诱发的高速远程滑坡,源区砾岩对上部堆积体后缘铲刮推移,使得上部堆积体产生整体变形,其运动过程可分为崩滑→铲刮→滑移→堆积4个阶段.
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察达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过程与形成机理,运用遥感测绘、无人机地形测绘和现场勘查资料对滑坡进行分区,对滑坡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并利用PFC2D数值模拟对地震工况下滑坡运动过程进行模拟.将察达高速远程滑坡分为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数值模拟结果得到滑坡平均运动速度为15~20 m/s,运动时间150 s,最大运动距离为2 800 m.察达滑坡为地震条件下诱发的高速远程滑坡,源区砾岩对上部堆积体后缘铲刮推移,使得上部堆积体产生整体变形,其运动过程可分为崩滑→铲刮→滑移→堆积4个阶段.
2022, 47(6): 1945-1956.
doi: 10.3799/dqkx.2022.155
摘要:
黏土化蚀变岩是在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或后期水热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特殊地质体.在野外调查、黏土矿物测试和物理力学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川藏交通廊道黏土化蚀变岩的形成条件、区域分布特征、地质特征及蚀变程度的判据,以白格滑坡为例揭示了黏土化蚀变岩对大型滑坡的促滑作用.结果表明,黏土化蚀变岩的区域分布受活动断裂、热液作用和地层岩性控制,常沿侵入岩脉、断裂带、岩浆岩节理密集带、侵入岩体与其他岩层的接触带等部位发育,其蚀变程度按蚀变系数可划分为微蚀变、弱蚀变、中等蚀变和强蚀变4个等级,在干湿交替和松弛条件下极易发生崩解、软化,中等-强蚀变的岩体抗剪强度低.黏土化蚀变岩对滑坡的促滑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度弱化效应、岩体结构劣化效应及失稳滞后效应3个方面,是促进构造混杂岩带深切河谷斜坡失稳、形成大型滑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黏土化蚀变岩是在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或后期水热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特殊地质体.在野外调查、黏土矿物测试和物理力学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川藏交通廊道黏土化蚀变岩的形成条件、区域分布特征、地质特征及蚀变程度的判据,以白格滑坡为例揭示了黏土化蚀变岩对大型滑坡的促滑作用.结果表明,黏土化蚀变岩的区域分布受活动断裂、热液作用和地层岩性控制,常沿侵入岩脉、断裂带、岩浆岩节理密集带、侵入岩体与其他岩层的接触带等部位发育,其蚀变程度按蚀变系数可划分为微蚀变、弱蚀变、中等蚀变和强蚀变4个等级,在干湿交替和松弛条件下极易发生崩解、软化,中等-强蚀变的岩体抗剪强度低.黏土化蚀变岩对滑坡的促滑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度弱化效应、岩体结构劣化效应及失稳滞后效应3个方面,是促进构造混杂岩带深切河谷斜坡失稳、形成大型滑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022, 47(6): 1957-1968.
doi: 10.3799/dqkx.2021.204
摘要:
为探究花岗岩锁固段边坡模型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微震信号能量、频率分布特征及临界慢化现象,开展了花岗岩锁固段边坡模型的破坏试验研究,利用单轴加载系统对不同岩桥角度的花岗岩锁固段边坡模型进行加载,采用应变片、微震(microseismic,MS)监测系统对其加载全过程进行同步观测.试验结果表明:(1)岩桥角对边坡模型的破坏形式产生影响,当岩桥角为70°和90°时破坏形式以拉张破坏为主;当岩桥角为110°时为拉压混合破坏;当岩桥角为130°时为压剪破坏,前缘蠕滑段为锁固型边坡变形最大的部位.(2)在加载过程中,当存在微小损伤破裂时,主要以高频、低能的微震信号为主,当产生大尺度损伤破裂时会伴随着低频、高能的微震信号.(3)在锁固段边坡模型处于临界破坏状态时会出现明显的临界慢化现象,表现为微震信号的方差、自相关系数产生突增现象,且突增点所对应的时间均达到失稳时间的80%,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可将微震信号的方差、自相关系数的突增作为边坡模型的失稳破坏前兆信息.(4)能量比方法与临界慢化理论形成联合预测判据,可克服单一判据的缺点,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突发型的岩质边坡监测预警提供可用的参考价值.
为探究花岗岩锁固段边坡模型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微震信号能量、频率分布特征及临界慢化现象,开展了花岗岩锁固段边坡模型的破坏试验研究,利用单轴加载系统对不同岩桥角度的花岗岩锁固段边坡模型进行加载,采用应变片、微震(microseismic,MS)监测系统对其加载全过程进行同步观测.试验结果表明:(1)岩桥角对边坡模型的破坏形式产生影响,当岩桥角为70°和90°时破坏形式以拉张破坏为主;当岩桥角为110°时为拉压混合破坏;当岩桥角为130°时为压剪破坏,前缘蠕滑段为锁固型边坡变形最大的部位.(2)在加载过程中,当存在微小损伤破裂时,主要以高频、低能的微震信号为主,当产生大尺度损伤破裂时会伴随着低频、高能的微震信号.(3)在锁固段边坡模型处于临界破坏状态时会出现明显的临界慢化现象,表现为微震信号的方差、自相关系数产生突增现象,且突增点所对应的时间均达到失稳时间的80%,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可将微震信号的方差、自相关系数的突增作为边坡模型的失稳破坏前兆信息.(4)能量比方法与临界慢化理论形成联合预测判据,可克服单一判据的缺点,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突发型的岩质边坡监测预警提供可用的参考价值.
2022, 47(6): 1969-1984.
doi: 10.3799/dqkx.2021.194
摘要:
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山高谷深,地层岩性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气候恶劣复杂,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冰湖溃决洪水等灾害极其发育,对铁路施工及运营带来严重影响.林芝-波密段就是典型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常年受到冰川泥石流的影响,是川藏交通廊道重大灾害防治的难点区段.虽然目前在单沟尺度上对冰川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物源性质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川藏交通廊道沿线不同类型的冰川泥石流诱发因素、区域发展演化规律及灾变指标的研究还较为初步,尚未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借助多源长时序遥感影像、气象监测数据,结合野外实地验证和历史数据分析发现:川藏交通廊道周边区域冰川泥石流沟谷共99条,主要分布于恰青冰川-易贡乡、加拉贝垒-南迦巴瓦峰和古乡沟-嘎隆寺冰川一带;过去40年冰川经历了复杂的流动速度变化,表现为较小高海拔悬冰川活动性增强,大型沟谷冰川活动性减弱;自1973年以来,研究区冰川泥石流呈现频率增高、规模增大的特征.此外,从冰川泥石流发育沟道比降来看,发生高陡地形的滑坡、冰-岩崩诱发的泥石流频率增加.未来,冰川持续退缩,促使冰川源区冰瀑消失,发育更大规模的悬冰川,会增加这类冰川泥石流的风险;冰川泥石流形成及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灾变指标,如悬冰川裂隙密度增加、冰川速度增强、冰湖面积快速增加等.因此,基于以上认识,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冰川泥石流地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指标,并提出了融合卫星、航空遥感平台,气象、水文地面监测平台,地震动监测平台的冰川泥石流“空-天-地”立体监测框架,针对不同类型冰川泥石流进行灾变信息监测与预警判识,为川藏交通廊道安全施工运营提供技术参考.
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山高谷深,地层岩性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气候恶劣复杂,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冰湖溃决洪水等灾害极其发育,对铁路施工及运营带来严重影响.林芝-波密段就是典型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常年受到冰川泥石流的影响,是川藏交通廊道重大灾害防治的难点区段.虽然目前在单沟尺度上对冰川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物源性质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川藏交通廊道沿线不同类型的冰川泥石流诱发因素、区域发展演化规律及灾变指标的研究还较为初步,尚未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借助多源长时序遥感影像、气象监测数据,结合野外实地验证和历史数据分析发现:川藏交通廊道周边区域冰川泥石流沟谷共99条,主要分布于恰青冰川-易贡乡、加拉贝垒-南迦巴瓦峰和古乡沟-嘎隆寺冰川一带;过去40年冰川经历了复杂的流动速度变化,表现为较小高海拔悬冰川活动性增强,大型沟谷冰川活动性减弱;自1973年以来,研究区冰川泥石流呈现频率增高、规模增大的特征.此外,从冰川泥石流发育沟道比降来看,发生高陡地形的滑坡、冰-岩崩诱发的泥石流频率增加.未来,冰川持续退缩,促使冰川源区冰瀑消失,发育更大规模的悬冰川,会增加这类冰川泥石流的风险;冰川泥石流形成及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灾变指标,如悬冰川裂隙密度增加、冰川速度增强、冰湖面积快速增加等.因此,基于以上认识,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冰川泥石流地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指标,并提出了融合卫星、航空遥感平台,气象、水文地面监测平台,地震动监测平台的冰川泥石流“空-天-地”立体监测框架,针对不同类型冰川泥石流进行灾变信息监测与预警判识,为川藏交通廊道安全施工运营提供技术参考.
2022, 47(6): 1999-2014.
doi: 10.3799/dqkx.2021.161
摘要:
世界范围内的冰碛湖溃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分析不含死冰的冰碛坝溃决机理和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喜马拉雅山区21个溃决冰碛湖及其周围未溃决冰碛湖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无量纲影响因子可以合理评估喜马拉雅山区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以及美国西北部地区的冰湖溃决易发性,但喜马拉雅山区不同级别判别阈值较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偏大.危险冰体坡度因子、危险冰体温度因子、冰川坡向因子、危险冰体与冰碛湖体积因子、危险冰体与冰湖的运动因子、冰碛坝坡度因子是影响不含死冰冰碛湖溃决的主要因子,由这些影响因子构成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定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地区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评价.
世界范围内的冰碛湖溃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分析不含死冰的冰碛坝溃决机理和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喜马拉雅山区21个溃决冰碛湖及其周围未溃决冰碛湖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无量纲影响因子可以合理评估喜马拉雅山区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以及美国西北部地区的冰湖溃决易发性,但喜马拉雅山区不同级别判别阈值较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偏大.危险冰体坡度因子、危险冰体温度因子、冰川坡向因子、危险冰体与冰碛湖体积因子、危险冰体与冰湖的运动因子、冰碛坝坡度因子是影响不含死冰冰碛湖溃决的主要因子,由这些影响因子构成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定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地区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评价.
2022, 47(6): 2015-2030.
doi: 10.3799/dqkx.2021.243
摘要:
开展铁路沿线滑坡易发性评价对川藏交通廊道工程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层数自适应、通道加权的卷积神经网络(layer adaptive weigh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AW-CNN),对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依据野外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绘制滑坡编目,构造用于易发性评价的实验数据集;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权重初值、网络层数等超参数难以优化设置的问题,提出基于影响因子信息熵的通道加权方法和网络层数优选策略,通过多通道加权和层数自适应分类卷积的方式提出滑坡易发性制图的LAW-CNN架构;搜索最优LAW-CNN网络结构并训练网络参数,获取研究区滑坡发生概率并进行易发性分级评价.所提的LAW-CNN模型可以不同权重和不同深度挖掘影响因子的深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52 8,极高易发区滑坡点密度为1.251 9,均优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CNN模型;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滑坡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两侧以及横断山区.LAW-CNN模型可较好评价川藏交通廊道滑坡易发性,能够为川藏交通廊道的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开展铁路沿线滑坡易发性评价对川藏交通廊道工程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层数自适应、通道加权的卷积神经网络(layer adaptive weigh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AW-CNN),对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依据野外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绘制滑坡编目,构造用于易发性评价的实验数据集;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权重初值、网络层数等超参数难以优化设置的问题,提出基于影响因子信息熵的通道加权方法和网络层数优选策略,通过多通道加权和层数自适应分类卷积的方式提出滑坡易发性制图的LAW-CNN架构;搜索最优LAW-CNN网络结构并训练网络参数,获取研究区滑坡发生概率并进行易发性分级评价.所提的LAW-CNN模型可以不同权重和不同深度挖掘影响因子的深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52 8,极高易发区滑坡点密度为1.251 9,均优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CNN模型;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滑坡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两侧以及横断山区.LAW-CNN模型可较好评价川藏交通廊道滑坡易发性,能够为川藏交通廊道的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2022, 47(6): 2031-2047.
doi: 10.3799/dqkx.2021.226
摘要:
为了探明川藏交通廊道典型工点高陡岸坡的稳定性,以及明确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几何畸变对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形变结果的影响,利用时序InSAR技术开展川藏交通廊道典型工点高陡岸坡形变监测,并提出了一种可识别所有几何畸变类型的SAR几何畸变精细判识方法.成功识别出9处不稳定的高陡岸坡,获取了各轨道SAR几何畸变精细识别结果.在精细划分几何畸变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地将几何畸变与形变结果联合分析,首次揭示了各类几何畸变(包括透视收缩、主被动叠掩、主被动阴影)对InSAR形变结果的影响效果.研究明确了InSAR技术在川藏交通廊道高陡山区的应用能力、适用范围以及几何畸变区结果可靠性的判识,可为后续高陡岸坡形变监测、精确解译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为了探明川藏交通廊道典型工点高陡岸坡的稳定性,以及明确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几何畸变对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形变结果的影响,利用时序InSAR技术开展川藏交通廊道典型工点高陡岸坡形变监测,并提出了一种可识别所有几何畸变类型的SAR几何畸变精细判识方法.成功识别出9处不稳定的高陡岸坡,获取了各轨道SAR几何畸变精细识别结果.在精细划分几何畸变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地将几何畸变与形变结果联合分析,首次揭示了各类几何畸变(包括透视收缩、主被动叠掩、主被动阴影)对InSAR形变结果的影响效果.研究明确了InSAR技术在川藏交通廊道高陡山区的应用能力、适用范围以及几何畸变区结果可靠性的判识,可为后续高陡岸坡形变监测、精确解译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022, 47(6): 2048-2057.
doi: 10.3799/dqkx.2022.069
摘要:
西南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导致大量的滑坡分布.为了科学有效的指导西南山区道路选线,提前规避地质灾害高风险,滑坡灾害早期识别必不可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因其全天候、多时相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中.收集了87景Sentinel-1A降轨数据,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对成汶高速路汶川段进行形变区的识别与分析,结果显示共识别出10处,经野外复核均为处于持续变形中的滑坡,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早期识别结果,对3个比选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方案B为最优选择.SBAS-InSAR技术能有效识别山区公路潜在滑坡隐患区,为山区公路的准确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西南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导致大量的滑坡分布.为了科学有效的指导西南山区道路选线,提前规避地质灾害高风险,滑坡灾害早期识别必不可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因其全天候、多时相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中.收集了87景Sentinel-1A降轨数据,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对成汶高速路汶川段进行形变区的识别与分析,结果显示共识别出10处,经野外复核均为处于持续变形中的滑坡,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早期识别结果,对3个比选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方案B为最优选择.SBAS-InSAR技术能有效识别山区公路潜在滑坡隐患区,为山区公路的准确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2022, 47(6): 2058-2068.
doi: 10.3799/dqkx.2022.050
摘要:
地表土壤湿度影响着陆-气能量交换和水循环,是泥石流、冻土冻融等灾害的重要因子,获取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地区土壤湿度有助于研究铁路沿线气候变化和冰冻圈灾害风险.基于CYGNSS(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星载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信号,结合土地覆盖分类、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和粗糙度等地表土壤湿度影响因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地表土壤湿度多参数反演模型,生成了2018—2019年连续两年的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地区36 km空间分辨率的地表土壤湿度日产品.经土壤水分主被动探测卫星数据检验,生成的地表土壤湿度相关系数R为0.8,均方根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为0.032 cm3/cm3,偏差Bias为0.014 cm3/cm3,可为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气候变化和地表灾害研究提供高连续性和可靠性的数据.
地表土壤湿度影响着陆-气能量交换和水循环,是泥石流、冻土冻融等灾害的重要因子,获取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地区土壤湿度有助于研究铁路沿线气候变化和冰冻圈灾害风险.基于CYGNSS(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星载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信号,结合土地覆盖分类、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和粗糙度等地表土壤湿度影响因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地表土壤湿度多参数反演模型,生成了2018—2019年连续两年的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地区36 km空间分辨率的地表土壤湿度日产品.经土壤水分主被动探测卫星数据检验,生成的地表土壤湿度相关系数R为0.8,均方根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为0.032 cm3/cm3,偏差Bias为0.014 cm3/cm3,可为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气候变化和地表灾害研究提供高连续性和可靠性的数据.
2022, 47(6): 2069-2080.
doi: 10.3799/dqkx.2021.300
摘要: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动力破坏模式,基于动力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设计完成了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模型边坡具有典型的地形放大效应,模型边坡具有明显的坡表动力放大效应,相同条件下与坡内相比坡表的动力放大效应较大;地震动输入方向及强度对模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具有影响,相同条件下与输入垂直地震动相比输入水平地震动时模型边坡的动力放大效应较大;隧道结构改变了模型边坡的局部动力响应特征,对坡体的动力放大效应具有放大作用;地震作用下模型边坡的动力破坏模式为地震诱发-最上层结构面逐渐形成滑带-最上层结构面以上滑体滑动破坏-滑体堆积坡脚.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动力破坏模式,基于动力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设计完成了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模型边坡具有典型的地形放大效应,模型边坡具有明显的坡表动力放大效应,相同条件下与坡内相比坡表的动力放大效应较大;地震动输入方向及强度对模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具有影响,相同条件下与输入垂直地震动相比输入水平地震动时模型边坡的动力放大效应较大;隧道结构改变了模型边坡的局部动力响应特征,对坡体的动力放大效应具有放大作用;地震作用下模型边坡的动力破坏模式为地震诱发-最上层结构面逐渐形成滑带-最上层结构面以上滑体滑动破坏-滑体堆积坡脚.
2022, 47(6): 2081-2093.
doi: 10.3799/dqkx.2021.153
摘要:
四川康定折多山某隧道因其埋深大、构造应力高度集中,在修建过程中极易产生岩爆.为探索折多山某隧道花岗岩段不同深度条件下岩爆机制,利用真三轴岩爆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深度下的花岗岩岩爆物理模拟实验.借助应力监测、高速摄像和声发射等系统,从声、光、力等多角度研究了折多山某隧道花岗岩岩爆的阶段特征、时间特征、主要破坏方式、裂纹演化等规律.结果表明:折多山花岗岩岩爆具有时滞性特征(time delaying rockburst,TDR),在500~1 100 m不同埋深条件下,约770 m为折多山花岗岩单面临空真三轴强度的临界深度;不同深度下的岩爆有明显阶段特征,可分为平静期、劈裂成板、板折剥落、整体弹射4个阶段;声发射特征揭示折多山花岗岩岩爆主要为张拉破坏,随深度增加,张拉裂纹逐渐增加,剪切裂纹逐渐减少;根据岩爆时应力差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将折多山花岗岩岩爆分为3种破坏模式:小颗粒弹射破坏、岩板劈裂破坏、岩屑混合弹射破坏;且应力比值\begin{document}$ \left({\sigma }_{v}-{\sigma }_{h1}\right)/{\sigma }_{c} $\end{document} 越大,岩爆烈度越大.
四川康定折多山某隧道因其埋深大、构造应力高度集中,在修建过程中极易产生岩爆.为探索折多山某隧道花岗岩段不同深度条件下岩爆机制,利用真三轴岩爆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深度下的花岗岩岩爆物理模拟实验.借助应力监测、高速摄像和声发射等系统,从声、光、力等多角度研究了折多山某隧道花岗岩岩爆的阶段特征、时间特征、主要破坏方式、裂纹演化等规律.结果表明:折多山花岗岩岩爆具有时滞性特征(time delaying rockburst,TDR),在500~1 100 m不同埋深条件下,约770 m为折多山花岗岩单面临空真三轴强度的临界深度;不同深度下的岩爆有明显阶段特征,可分为平静期、劈裂成板、板折剥落、整体弹射4个阶段;声发射特征揭示折多山花岗岩岩爆主要为张拉破坏,随深度增加,张拉裂纹逐渐增加,剪切裂纹逐渐减少;根据岩爆时应力差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将折多山花岗岩岩爆分为3种破坏模式:小颗粒弹射破坏、岩板劈裂破坏、岩屑混合弹射破坏;且应力比值
2022, 47(6): 2106-2119.
doi: 10.3799/dqkx.2021.201
摘要:
川西藏东地区水热体系空间分布与川藏交通廊道布局关系的特殊性,使得隧道难以回避复杂多样的水热灾害.为系统分析工程面临的热害问题,对控制水热循环的水文地质结构进行辨识,辅以地球化学特征、钻孔温深关系解析,分析隧道穿越地热系统时可能遭遇热害的类型及灾变特征.活动性深大断裂与大型褶皱为区内重要控热构造,结合次级断裂、岩石富水性、热水出露特征,梳理出7类控制水热循环的水文地质结构;结合隧道与上述结构的空间关系、水热特征影响要素归纳出两大类、13小类的热害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显示康定1#隧道出口段、拉月隧道中段分别穿越折多塘温泉、拉月温泉水热系统排泄区,两段可能遭遇高温高压、突发性涌突水灾害.
川西藏东地区水热体系空间分布与川藏交通廊道布局关系的特殊性,使得隧道难以回避复杂多样的水热灾害.为系统分析工程面临的热害问题,对控制水热循环的水文地质结构进行辨识,辅以地球化学特征、钻孔温深关系解析,分析隧道穿越地热系统时可能遭遇热害的类型及灾变特征.活动性深大断裂与大型褶皱为区内重要控热构造,结合次级断裂、岩石富水性、热水出露特征,梳理出7类控制水热循环的水文地质结构;结合隧道与上述结构的空间关系、水热特征影响要素归纳出两大类、13小类的热害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显示康定1#隧道出口段、拉月隧道中段分别穿越折多塘温泉、拉月温泉水热系统排泄区,两段可能遭遇高温高压、突发性涌突水灾害.
2022, 47(6): 2130-2148.
doi: 10.3799/dqkx.2021.170
摘要:
针对复杂山区深埋隧道岩爆危险性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问题,通过归纳分析典型高地应力条件下深埋隧道岩爆破坏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从客观反映高地应力环境、岩石力学性能和围岩性质3个层面确定5项岩爆评价指标,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隧道岩爆危险性评价模型.为了充分考虑岩爆危险性评价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通过引入距离函数,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组合赋权法,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及计算规则,结合岩爆危险性分级标准,构建直线型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和多指标测度向量,依照置信度准则进行岩爆危险性评价.将构建的岩爆危险性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于川藏交通廊道桑珠岭隧道,并与强度应力比法、Russenes判据、岩石脆性系数、岩体完整性系数、岩石弹性能指数等单指标判据评价结果及实际岩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4.4%,比单指标岩爆判据的准确率高16.7%~66.7%.
针对复杂山区深埋隧道岩爆危险性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问题,通过归纳分析典型高地应力条件下深埋隧道岩爆破坏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从客观反映高地应力环境、岩石力学性能和围岩性质3个层面确定5项岩爆评价指标,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隧道岩爆危险性评价模型.为了充分考虑岩爆危险性评价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通过引入距离函数,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组合赋权法,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及计算规则,结合岩爆危险性分级标准,构建直线型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和多指标测度向量,依照置信度准则进行岩爆危险性评价.将构建的岩爆危险性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于川藏交通廊道桑珠岭隧道,并与强度应力比法、Russenes判据、岩石脆性系数、岩体完整性系数、岩石弹性能指数等单指标判据评价结果及实际岩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4.4%,比单指标岩爆判据的准确率高16.7%~66.7%.
2022, 47(6): 2149-2164.
doi: 10.3799/dqkx.2021.143
摘要: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该次地震余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其中超过5.0级的强余震就有4次,具有不同于以往6.0级地震的独特特征.余震活动与震后区域应力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考虑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地表起伏和深部反演结果,建立长宁地区岩石圈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方法重建基本符合研究区GPS观测和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测量结果的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进而依次模拟了长宁6.0级地震和5.0级以上强余震序列.通过计算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了震后应力演化与余震分布,以及主震和5.0级强余震序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宁6.0级地震的发生可能与区域内非构造加载因素有关,余震活动明显受震后区域应力变化的控制.长宁地震后,于滩-长宁背斜在10 km深度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减小;而在3 km深度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增加,应力水平仍然较高.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该次地震余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其中超过5.0级的强余震就有4次,具有不同于以往6.0级地震的独特特征.余震活动与震后区域应力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考虑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地表起伏和深部反演结果,建立长宁地区岩石圈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方法重建基本符合研究区GPS观测和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测量结果的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进而依次模拟了长宁6.0级地震和5.0级以上强余震序列.通过计算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了震后应力演化与余震分布,以及主震和5.0级强余震序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宁6.0级地震的发生可能与区域内非构造加载因素有关,余震活动明显受震后区域应力变化的控制.长宁地震后,于滩-长宁背斜在10 km深度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减小;而在3 km深度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增加,应力水平仍然较高.
2022, 47(6): 2165-2174.
doi: 10.3799/dqkx.2021.103
摘要:
HDPE土工膜(geomembrane,GM)在城市卫生填埋场等环保工程中可能会面临高温环境,现有关于GM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大都在常温下进行,土工膜力学性质的温度效应关乎到边坡稳定和工程安全.为了揭露土工膜岩土力学性质的温度影响规律,开展了GM温控拉伸试验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GM/砂土界面直剪试验和GM/无纺土工布(geotextile,GT)界面直剪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GM的拉伸性质和GM界面剪切特性,揭露温度环境对土工膜岩土力学性质的定性及定量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GM的抗拉强度随温度变化影响显著,相对于常温情况,大于70 ℃的高温可使GM的抗拉强度折减近80%;温度对GM/GT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要明显大于GM/砂土界面,GM岩土力学性质的温度效应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
HDPE土工膜(geomembrane,GM)在城市卫生填埋场等环保工程中可能会面临高温环境,现有关于GM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大都在常温下进行,土工膜力学性质的温度效应关乎到边坡稳定和工程安全.为了揭露土工膜岩土力学性质的温度影响规律,开展了GM温控拉伸试验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GM/砂土界面直剪试验和GM/无纺土工布(geotextile,GT)界面直剪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GM的拉伸性质和GM界面剪切特性,揭露温度环境对土工膜岩土力学性质的定性及定量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GM的抗拉强度随温度变化影响显著,相对于常温情况,大于70 ℃的高温可使GM的抗拉强度折减近80%;温度对GM/GT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要明显大于GM/砂土界面,GM岩土力学性质的温度效应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
2022, 47(6): 2175-2189.
doi: 10.3799/dqkx.2021.234
摘要:
维拉斯托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内,区域内构造发育丰富,成矿条件优越,继续找矿的潜力巨大.采取向上延拓、小波分析、边界识别等技术对维拉斯托地区的航磁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进一步完善了维拉斯托地区的地质构造,梳理出维拉斯托、拜仁达坝矿床的形成过程.通过航磁异常视磁化率成像反演结果提取出维拉斯托北侧地下的隐伏岩体信息.结果表明:(1)维拉斯托地区的北东向左行剪切性质断裂破碎带整体控制了该区的岩浆活动和矿体运移,同时该断裂带也是东南负磁异常与西北正磁异常之间的磁性过渡带,因此已知矿点与研究区构造分布、磁性强弱分布密切相关.磁异常反演结果显示维拉斯托北侧地下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据此,本文划分了3处成矿远景区,可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参考.(2)向上延拓与小波分析结果显示白音查干-达青牧场断裂(F1)和助力可河断裂(F2)形成时间早、向地下延伸深,是控制维拉斯托地区岩浆活动和构造发育的主断裂.结合倾斜角法等边界识别结果,对研究区内断裂与磁性岩体分布进行了较为精细的拟定,共识别出14条断裂与11处磁性岩体,根据其形成与分布发现维拉斯托是研究区的成矿中心,来自深部的成矿流体经F1与F2在维拉斯托附近上升富集,再由西向东,沿中部北东向断裂破碎带(F3、F4、F5、F6、F7、F10等)运移至拜仁达坝,最终逐渐形成大兴安岭地区两个典型的多金属矿床.
维拉斯托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内,区域内构造发育丰富,成矿条件优越,继续找矿的潜力巨大.采取向上延拓、小波分析、边界识别等技术对维拉斯托地区的航磁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进一步完善了维拉斯托地区的地质构造,梳理出维拉斯托、拜仁达坝矿床的形成过程.通过航磁异常视磁化率成像反演结果提取出维拉斯托北侧地下的隐伏岩体信息.结果表明:(1)维拉斯托地区的北东向左行剪切性质断裂破碎带整体控制了该区的岩浆活动和矿体运移,同时该断裂带也是东南负磁异常与西北正磁异常之间的磁性过渡带,因此已知矿点与研究区构造分布、磁性强弱分布密切相关.磁异常反演结果显示维拉斯托北侧地下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据此,本文划分了3处成矿远景区,可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参考.(2)向上延拓与小波分析结果显示白音查干-达青牧场断裂(F1)和助力可河断裂(F2)形成时间早、向地下延伸深,是控制维拉斯托地区岩浆活动和构造发育的主断裂.结合倾斜角法等边界识别结果,对研究区内断裂与磁性岩体分布进行了较为精细的拟定,共识别出14条断裂与11处磁性岩体,根据其形成与分布发现维拉斯托是研究区的成矿中心,来自深部的成矿流体经F1与F2在维拉斯托附近上升富集,再由西向东,沿中部北东向断裂破碎带(F3、F4、F5、F6、F7、F10等)运移至拜仁达坝,最终逐渐形成大兴安岭地区两个典型的多金属矿床.
2022, 47(6): 2190-2198.
doi: 10.3799/dqkx.2021.186
摘要:
疲劳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与工程的安全稳定密切相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初始损伤不断累积、加剧,最终导致岩石的失稳破坏,从而诱发工程灾变.阐述了近年来基于声发射、红外辐射技术开展岩石疲劳损伤与破坏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论述了研究人员采用声发射时域参数、声发射空间演化以及Felicity比开展岩石疲劳损伤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而,针对研究人员采用声发射时域参数、损伤变量、分形维值、Felicity比、加卸载响应比、RA以及b值等参数开展岩石疲劳破坏前兆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辐射技术开展岩石疲劳损伤与破坏前兆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岩石疲劳损伤与破坏前兆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解决的几点问题.本文可对深入认识岩石疲劳损伤机理、破坏前兆特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疲劳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与工程的安全稳定密切相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初始损伤不断累积、加剧,最终导致岩石的失稳破坏,从而诱发工程灾变.阐述了近年来基于声发射、红外辐射技术开展岩石疲劳损伤与破坏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论述了研究人员采用声发射时域参数、声发射空间演化以及Felicity比开展岩石疲劳损伤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而,针对研究人员采用声发射时域参数、损伤变量、分形维值、Felicity比、加卸载响应比、RA以及b值等参数开展岩石疲劳破坏前兆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辐射技术开展岩石疲劳损伤与破坏前兆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岩石疲劳损伤与破坏前兆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解决的几点问题.本文可对深入认识岩石疲劳损伤机理、破坏前兆特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2, 47(6): 2199-2218.
doi: 10.3799/dqkx.2021.230
摘要:
打加错银多金属矿床是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首例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该矿床成岩成矿时限、含矿岩石成因及成矿意义,对该矿区出露的含矿(次)火山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与流纹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辉钼矿Re-Os年代学等分析.研究表明,含矿(次)火山岩形成时代为66.6~67.4 Ma,晚期辉钼矿同位素Re-Os模式年龄为61.0±0.8 Ma,结合含矿地质体的矿化特征、石英-黄铁矿-辉钼矿脉与含矿流纹斑岩的穿插关系等,证实打加错矿区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即早期形成的强硅化(次)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晚期石英脉型银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时限介于66.6~61.0 Ma,构成了与(次)火山期后热液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次)火山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其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准铝质-过铝质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锆石Ti的平均温度为712 ℃,εHf(t)值均为负值(-16.5~-3.6)且TDMC为1.2~2.1 Ga;成矿岩石具低氧逸度和贫含水性特征,属于典型S型花岗岩,源于中-古元古代古拉萨地壳的部分熔融,并与中拉萨地体发育的银铅锌矿床成矿岩体特征一致,而与南拉萨地体中爆发的、与Ⅰ型花岗岩相关的铜多金属矿化明显不同,据此揭示出南拉萨地体也与中拉萨地体一样具有与S型花岗岩相关的成矿潜力,这对丰富南拉萨地体的成矿类型及促进该类型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新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打加错银多金属矿床是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首例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该矿床成岩成矿时限、含矿岩石成因及成矿意义,对该矿区出露的含矿(次)火山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与流纹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辉钼矿Re-Os年代学等分析.研究表明,含矿(次)火山岩形成时代为66.6~67.4 Ma,晚期辉钼矿同位素Re-Os模式年龄为61.0±0.8 Ma,结合含矿地质体的矿化特征、石英-黄铁矿-辉钼矿脉与含矿流纹斑岩的穿插关系等,证实打加错矿区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即早期形成的强硅化(次)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晚期石英脉型银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时限介于66.6~61.0 Ma,构成了与(次)火山期后热液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次)火山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其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准铝质-过铝质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锆石Ti的平均温度为712 ℃,εHf(t)值均为负值(-16.5~-3.6)且TDMC为1.2~2.1 Ga;成矿岩石具低氧逸度和贫含水性特征,属于典型S型花岗岩,源于中-古元古代古拉萨地壳的部分熔融,并与中拉萨地体发育的银铅锌矿床成矿岩体特征一致,而与南拉萨地体中爆发的、与Ⅰ型花岗岩相关的铜多金属矿化明显不同,据此揭示出南拉萨地体也与中拉萨地体一样具有与S型花岗岩相关的成矿潜力,这对丰富南拉萨地体的成矿类型及促进该类型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新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022, 47(6): 2219-2244.
doi: 10.3799/dqkx.2021.229
摘要:
次玛班硕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距朱诺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西南约10 km,周围分布着北姆朗、落布岗木、懂师布等矿床,为朱诺铜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明确次玛班硕找矿潜力及勘查方向,本次对该矿床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精细的岩芯蚀变-矿化编录以及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研究发现次玛班硕铜矿主成矿期中新世岩体为一套复式杂岩体,分别由细粒二长花岗斑岩(F斑岩:16±0.30 Ma)、粗粒二长花岗斑岩(C斑岩:15.89±0.06 Ma)、含角闪石二长花岗斑岩(H斑岩:15.81±0.06 Ma)、闪长玢岩和二长花岗岩(15.51±0.07 Ma)组成,且不同期次岩浆沉淀Cu金属量差异较大.锆石Ce4+/Ce3+(平均值190)和10 000×(Eu/Eu*)/Y(平均值13)比值指示次玛班硕中新世各岩体,氧逸度和含水性均高于朱诺矿床.次玛班硕热液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和14种脉体,根据次玛班硕矿床蚀变-矿化对应关系,铜主要沉淀于钾硅酸盐化阶段,特别是与黑云母化密切相关,青磐岩化阶段亦沉淀部分的铜,绢英岩化阶段沉淀最少.与经典的斑岩铜矿蚀变-矿化分带模式不同,次玛班硕铜矿表现出深部钾硅酸盐化被青磐岩化强烈叠加和部分高温脉体穿插低温蚀变的反常特征,证明存在多期次岩浆-热液过程,为成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动力、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形成了各种蚀变相互叠加的复杂热液系统.分布于次玛班硕矿区北部的F斑岩为主要致矿岩体.矿区北部蚀变-矿化作用强而南部较弱,且深部发育强烈的青磐岩化蚀变.综合分析认为,次玛班硕矿床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下一步勘查方向应以矿区深部和北部为主,重点关注F斑岩和C斑岩且发育钾硅酸盐化的部位.
次玛班硕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距朱诺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西南约10 km,周围分布着北姆朗、落布岗木、懂师布等矿床,为朱诺铜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明确次玛班硕找矿潜力及勘查方向,本次对该矿床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精细的岩芯蚀变-矿化编录以及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研究发现次玛班硕铜矿主成矿期中新世岩体为一套复式杂岩体,分别由细粒二长花岗斑岩(F斑岩:16±0.30 Ma)、粗粒二长花岗斑岩(C斑岩:15.89±0.06 Ma)、含角闪石二长花岗斑岩(H斑岩:15.81±0.06 Ma)、闪长玢岩和二长花岗岩(15.51±0.07 Ma)组成,且不同期次岩浆沉淀Cu金属量差异较大.锆石Ce4+/Ce3+(平均值190)和10 000×(Eu/Eu*)/Y(平均值13)比值指示次玛班硕中新世各岩体,氧逸度和含水性均高于朱诺矿床.次玛班硕热液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和14种脉体,根据次玛班硕矿床蚀变-矿化对应关系,铜主要沉淀于钾硅酸盐化阶段,特别是与黑云母化密切相关,青磐岩化阶段亦沉淀部分的铜,绢英岩化阶段沉淀最少.与经典的斑岩铜矿蚀变-矿化分带模式不同,次玛班硕铜矿表现出深部钾硅酸盐化被青磐岩化强烈叠加和部分高温脉体穿插低温蚀变的反常特征,证明存在多期次岩浆-热液过程,为成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动力、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形成了各种蚀变相互叠加的复杂热液系统.分布于次玛班硕矿区北部的F斑岩为主要致矿岩体.矿区北部蚀变-矿化作用强而南部较弱,且深部发育强烈的青磐岩化蚀变.综合分析认为,次玛班硕矿床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下一步勘查方向应以矿区深部和北部为主,重点关注F斑岩和C斑岩且发育钾硅酸盐化的部位.
2022, 47(6): 2245-2263.
doi: 10.3799/dqkx.2021.077
摘要:
A型花岗岩对研究天山造山带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东天山哈尔里克地区的碱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旨在阐明其成因及构造意义.其中碱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50.7±2.0 Ma和351.8±2.0 Ma,表明该花岗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早期.岩石含大量碱性长石,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见钠铁闪石等碱性暗色矿物.岩石高硅、富碱、贫钙镁,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而强烈亏损元素Ba、Sr、Eu,具弱右倾“Ⅴ”字型的稀土分配曲线((La/Yb)N=3.23~5.55,δEu=0.19~0.28).这些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哈尔里克早石炭世花岗岩属高钾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花岗岩正的εNd(t)值(+4.2~+4.8)和新元古代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tDM2=0.71~0.75 Ga),表明其源区可能为新生年轻地壳,源岩可能是亏损地幔来源的下地壳中基性岩和少量大洋沉积物.结合前人对东天山岩浆活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认为早石炭世哈尔里克与博格达处于同一构造背景下,早石炭世早期A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博格达弧后裂谷的伸展早期阶段.
A型花岗岩对研究天山造山带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东天山哈尔里克地区的碱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旨在阐明其成因及构造意义.其中碱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50.7±2.0 Ma和351.8±2.0 Ma,表明该花岗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早期.岩石含大量碱性长石,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见钠铁闪石等碱性暗色矿物.岩石高硅、富碱、贫钙镁,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而强烈亏损元素Ba、Sr、Eu,具弱右倾“Ⅴ”字型的稀土分配曲线((La/Yb)N=3.23~5.55,δEu=0.19~0.28).这些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哈尔里克早石炭世花岗岩属高钾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花岗岩正的εNd(t)值(+4.2~+4.8)和新元古代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tDM2=0.71~0.75 Ga),表明其源区可能为新生年轻地壳,源岩可能是亏损地幔来源的下地壳中基性岩和少量大洋沉积物.结合前人对东天山岩浆活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认为早石炭世哈尔里克与博格达处于同一构造背景下,早石炭世早期A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博格达弧后裂谷的伸展早期阶段.
2022, 47(6): 2264-2274.
doi: 10.3799/dqkx.2021.262
摘要: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陆相地层对比研究对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定义以及全面认识该全球性重大生物与环境突变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国际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择贵州六盘水仲河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该剖面的化石面貌和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特征.结合黔西滇东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良好的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浅海碎屑岩相地层记录,初步搭建了海、陆相生物地层与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对比框架.值得关注的是,综合已有研究的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剖面植物有机碳同位素和海相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数据,发现均存在相同的碳同位素演变特征,且与生物地层对比方案一致.据此,认为高分辨率的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是实现海-陆相地层对比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陆相地层对比研究对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定义以及全面认识该全球性重大生物与环境突变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国际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择贵州六盘水仲河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该剖面的化石面貌和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特征.结合黔西滇东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良好的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浅海碎屑岩相地层记录,初步搭建了海、陆相生物地层与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对比框架.值得关注的是,综合已有研究的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剖面植物有机碳同位素和海相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数据,发现均存在相同的碳同位素演变特征,且与生物地层对比方案一致.据此,认为高分辨率的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是实现海-陆相地层对比的有效手段之一.
2022, 47(6): 2275-2286.
doi: 10.3799/dqkx.2021.167
摘要:
通过对达则错沉积岩心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和碳氮比(C/N)的分析,结合岩心浮游生物记录、营养盐记录以及温度和降水记录,探讨了过去一千年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δ13C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生的水生生物碎屑混合物为主;过去一千年,达则错在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之前,气候变化是影响沉积物有机质δ13C形成的主要因素,在1050~1200 AD和1450~1650 AD气候寒冷干燥时段有机质δ13C值显著偏重,反之则相反;过去150年,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显著偏重,主要受人类活动导致湖泊营养盐浓度变化影响.本研究还表明对于营养结构较为单一,且西藏拟溞为绝对优势动物物种的半对流型湖泊,应用C/N值判断湖泊有机质来源是不可靠的,需要综合湖泊地理背景谨慎判断.
通过对达则错沉积岩心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和碳氮比(C/N)的分析,结合岩心浮游生物记录、营养盐记录以及温度和降水记录,探讨了过去一千年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δ13C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生的水生生物碎屑混合物为主;过去一千年,达则错在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之前,气候变化是影响沉积物有机质δ13C形成的主要因素,在1050~1200 AD和1450~1650 AD气候寒冷干燥时段有机质δ13C值显著偏重,反之则相反;过去150年,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显著偏重,主要受人类活动导致湖泊营养盐浓度变化影响.本研究还表明对于营养结构较为单一,且西藏拟溞为绝对优势动物物种的半对流型湖泊,应用C/N值判断湖泊有机质来源是不可靠的,需要综合湖泊地理背景谨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