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38卷  第4期

    目次
    目录
    2013, 38(4).
    摘要:
    基础地质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岩片绿片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阮林森, 赵鹏大, 胡光道, 杨晓勇, 侯立玮, 陈陵康, 赵陕兰
    2013, 38(4): 663-676. doi: 10.3799/dqkx.2013.067
    摘要:
    大水沟岩片位于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中段, 川西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地台结合部位, 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和赋存碲矿床而备受重视.运用SRHIMP U-Pb定年技术对大水沟绿片岩进行年龄测试, 来确定大水沟岩片的形成时代, 为大水沟周缘石棉-冕宁一带乃至川西扬子地台西缘的构造岩浆演化提供有益信息, 同时为大水沟碲铋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线索.大水沟原岩恢复表明其应当有相当部分为沉积岩, 运用SHRIMP U-Pb定年从中获得的5种不同年龄段具有内部结构、外观特征的锆石差异.2467~2358Ma年龄的残留碎屑岩浆锆石说明扬子地台西缘存在太古代-古元古代的物源搬运; 790.5~762.5Ma的岩浆锆石与新元古代早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地幔柱上涌时的岩浆事件有关; 696.8~642.9Ma锆石年龄反映了大水沟周缘碰撞造山和后造山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伴随峨眉地裂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 在大水沟近源很可能有262.0~220.0Ma碱性杂岩的侵入; 典型热液增生锆石216.5~167.1Ma年龄揭示了该区中侏罗世大规模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大水沟岩片可能为异地推覆系统, 岩浆锆石年龄和热液增生锆石年龄限制了大水沟岩片总体定位于220.0~167.1Ma之间.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岩片绿片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阮林森, 赵鹏大, 胡光道, 杨晓勇, 侯立玮, 陈陵康, 赵陕兰
    2013, 22(4): 663-676. doi: 10.3799/dqkx.2013.067
    摘要:
    大水沟岩片位于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中段,川西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地台结合部位,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和赋存碲矿床而备受重视.运用SRHIMP U-Pb定年技术对大水沟绿片岩进行年龄测试,来确定大水沟岩片的形成时代,为大水沟周缘石棉-冕宁一带乃至川西扬子地台西缘的构造岩浆演化提供有益信息,同时为大水沟碲铋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线索.大水沟原岩恢复表明其应当有相当部分为沉积岩,运用SHRIMP U-Pb定年从中获得的5种不同年龄段具有内部结构、外观特征的锆石差异.2467~2358 Ma年龄的残留碎屑岩浆锆石说明扬子地台西缘存在太古代-古元古代的物源搬运;790.5~762.5 Ma的岩浆锆石与新元古代早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地幔柱上涌时的岩浆事件有关;696.8~642.9 Ma锆石年龄反映了大水沟周缘碰撞造山和后造山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伴随峨眉地裂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在大水沟近源很可能有262.0~220.0 Ma碱性杂岩的侵入;典型热液增生锆石216.5~167.1 Ma年龄揭示了该区中侏罗世大规模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大水沟岩片可能为异地推覆系统,岩浆锆石年龄和热液增生锆石年龄限制了大水沟岩片总体定位于220.0~167.1 Ma之间.
    基础地质
    吉南老岭地区早白垩世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秦亚, 梁一鸿, 胡兆初, 冯坚, 李敏
    2013, 38(4): 677-688. doi: 10.3799/dqkx.2013.068
    摘要:
    主微量元素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吉南老岭地区的头道、老岭、上绿水桥和高台子岩体为一套早白垩世铝质A型花岗岩.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晶洞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1~125Ma.主量元素具有富Si、alk, 贫Fe、Mg、Ca、Ti的特征; 微量元素亏损Ba、Sr、Ti、Nb、Ta、P, 富集K、Rb、Th等不相容元素; 稀土元素具有中等到强烈的负铕异常及右倾海鸥型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为铝质A型花岗岩(A/CNK=0.82~1.15, A/NK=1.00~1.28).岩石具有较低的不相容元素Ce/Nb、Y/Nb、Yb/Ta比值, 为A1型非造山花岗岩.研究表明吉南老岭地区早白垩世时处于非造山的伸展构造环境, 是华北板块东部早白垩世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在吉林南部地区的岩浆活动体现.
    燕山造山带后石湖山碱性环状杂岩体的成因与形成过程
    文霞, 马昌前, 桑隆康, ROGERMason, 佘振兵, 熊富浩
    2013, 38(4): 689-714. doi: 10.3799/dqkx.2013.069
    摘要:
    后石湖山杂岩体是与垮塌破火山口有关的碱性环状杂岩体, 主要由呈环形分布的碱性火山岩、环状岩墙(斑状石英正长岩)、嵌套的中心复式岩株(晶洞碱长花岗岩和斑状碱长花岗岩)和锥状岩席(石英正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 斑状石英正长岩环状岩墙、石英正长斑岩和花岗斑岩锥状岩席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19±3Ma、121±2Ma和121±2Ma.该环状杂岩体火山岩与侵入岩的形成年龄相近, 体现了它作为火山-侵入杂岩体的特征.斑状石英正长岩富碱(Na2O+K2O=10.0%~10.5%), K2O含量较高(5.21%~5.42%), 具正的Eu异常(Eu/Eu*=1.05~1.40).碱长花岗岩和斑岩均具有富碱、高FeOtot/MgO、Ga/Al、Zr、Nb和REE值(Eu除外), 以及低Al2O3、CaO、MgO、Ba、Sr和Eu含量的特征, 都属于A型花岗岩质岩石.其中斑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 具有高的初始岩浆温度(880~901℃).所有A型花岗质岩石均具有较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 εNd(t)值变化于-13.9~-12.2之间.斑状石英正长岩是下地壳中-基性麻粒岩和片麻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幔源玄武质岩浆混合, 后又发生单斜辉石分离结晶的产物; 碱长花岗岩源于上地壳长英质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幔源玄武质岩浆混合, 随后经历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而成; 斑岩是受幔源岩浆底侵加热的上地壳长英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 并经历了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而产生.该环状杂岩体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 (1)火山爆炸性喷发形成大量的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2)地下岩浆房空虚导致压力下降, 其顶板围岩失稳而沿火山口周围近直立的环状断裂垮塌, 形成塌陷的破火山口.与此同时, 下覆岩浆房的岩浆被动挤入环状断裂而形成斑状石英正长岩环状岩墙; (3)浅部地壳的长英质岩浆房过压, 促使其高温过碱质A型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形成了中心的斑状碱长花岗岩岩株, 这些岩浆的上涌导致上覆围岩产生倾角中-陡的、内倾的锥状裂隙, 为石英正长斑岩锥状岩席侵位提供了空间; (4)浅部岩浆房复活, 高温过碱质A型花岗质岩浆再度上升侵位形成被嵌套的晶洞碱长花岗岩岩株.同样, 这种岩浆的再度上侵导致上覆围岩产生了倾角较陡而内倾的锥状裂隙, 为花岗斑岩锥状岩席提供了侵位空间.后石湖山碱性环状杂岩体的形成是华北东部早白垩世与克拉通破坏相关的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 这种构造体制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中元古代锡林浩特岩群的厘定及其意义
    周文孝, 葛梦春
    2013, 38(4): 715-724. doi: 10.3799/dqkx.2013.070
    摘要:
    通过大比例尺填图和剖面研究, 将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的"锡林郭勒杂岩"解体分为3大部分: 一套表壳岩、晚元古代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和早古生代酸性侵入岩.在此基础上根据变质岩的岩性组合和变形变质特点, 可将其中的表壳岩化分为4个岩性段: 黑云(石榴石)斜长片麻岩, 间夹多层条纹状斜长角闪岩, 在其顶部多见薄层含磁铁石英岩; 中粗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细粒长英质片麻岩; 混合岩化条带状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含石榴石黑云二长片麻岩夹条纹状斜长角闪岩组合; 夕线石黑云斜长片麻岩, 条纹状黑云斜长片麻岩, 间夹含石榴石黑云母石英片岩.通过对比区域内宝音图群、艾勒格庙组、白乃庙群等古老地块的岩石组合, 发现在原岩建造、变质级别、沉积环境等特征上均有区别, 应将这套表壳岩单独厘定为锡林浩特岩群, 它们组成了锡林郭勒微陆块前寒武变质基底岩系, 其地质特征的研究对锡林郭勒微陆块基底的形成和演化及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构造关系演化有重要意义.
    循化-化隆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盆山耦合过程: 来自物源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的证据
    张远泽, 王国灿, 王岸, 张克信
    2013, 38(4): 725-744. doi: 10.3799/dqkx.2013.071
    摘要:
    循化-化隆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盆地基底和周缘山系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白垩世以来经历过3期隆升剥露事件: (1)盆地基底及拉脊山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普遍记录了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期相对快速的区域性的隆升剥露事件, 西秦岭北缘快速抬升的起始时间为84Ma, 受控于向北的逆冲抬升; 向北到循化-化隆盆地中部的拉目峡抬升的起始时间为69Ma; 更北的拉脊山一带快速抬升期主要为40~50Ma, 从而反映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期的快速抬升由南向北逐渐扩展.这一期构造隆升事件导致循化-化隆盆地和临夏盆地缺失了北部西宁-民和盆地古近纪所具有的西宁群沉积.隆升剥露结束于31Ma左右, 此时化隆-循化盆地向东与同时期的临夏盆地相连为一个统一的大型西秦岭山前盆地, 两者具有相同的构造、沉积演化史, 因此循化-化隆盆地他拉组底部地层年龄最老不会超过临夏盆地最老地层的古地磁年龄, 即29Ma.(2)渐新世晚期约26Ma拉脊山开始双向逆冲隆升, 并可能延续到中新世早期约21Ma, 隆升作用使循化-化隆盆地成为挟持于拉脊山逆冲带和西秦岭构造带之间的山前挤压型前陆盆地, 循化-化隆盆地开始大规模沉积巨厚的他拉组冲积扇相粗碎屑岩.(3)通过循化-化隆盆地咸水河组和临夏组的沉积相分析、古流方向和砾石成分分析, 揭示出拉脊山构造带在中新世8Ma左右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双向逆冲隆升事件, 这次事件直接导致循化-化隆盆地由前陆挤压盆地转变为山间盆地, 形成现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盆山地貌基本格局.
    青藏高原班公错的湖盆成因及构造演化
    刘芳晓, 刘德民, 李德威, 周涛, 杜承宸
    2013, 38(4): 745-754. doi: 10.3799/dqkx.2013.072
    摘要:
    依据河湖相沉积物的沉积特征、沉积年龄和分布规律, 结合ETM+构造和第四系沉积地层的遥感解译, 对班公错湖盆的成因和构造演化特征进行系统的剖析.从地形地貌、沉积建造和构造上分析, 推断班公错湖盆为构造成因的拉分断陷湖盆.根据湖盆周边的断层活动特征和湖盆的沉积响应, 将班公错湖盆的演化分为4个阶段, 依次为湖盆打开的幼年期(晚于早中新世)、湖盆扩展的青年期(早于8.1±1Ma)、湖盆急剧扩展伴随湖盆中心南移的壮年期(晚于0.94Ma)和湖盆不对称萎缩的老年期(晚于0.23Ma).
    与挠曲作用相关的一种特殊裂缝形成机制
    董有浦, 肖安成, 吴磊, 毛黎光, 徐波
    2013, 38(4): 755-762. doi: 10.3799/dqkx.2013.073
    摘要:
    浙江省临安市上侏罗统劳村组火山凝灰岩露头中发育了很多与挠曲相关的裂缝, 地层构造简单、露头良好, 为研究与挠曲相关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两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 发现裂缝面平直、且未被充填, 均为构造裂缝, 在剖面上裂缝的组合呈扇形.裂缝面与岩层层面夹角为44°~80°, 裂缝密度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裂缝面与层面的交切关系, 将两组裂缝分别命名为: 锐夹角指示邻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和锐夹角指示本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通过对地层挠曲变形的几何分析, 发现两组裂缝的形成是为了调节核部地层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缩短量和剩余剪切, 地层厚度与地层中产生剩余剪切成正比.结果表明, 地层厚度越大, 形成的裂缝也越多.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现代沉积速率及其对长江入海泥沙去向的指示意义
    王昕, 石学法, 王国庆, 乔淑卿, 刘涛
    2013, 38(4): 763-775. doi: 10.3799/dqkx.2013.074
    摘要:
    对长江口及附近海域的16根重力柱样进行了210Pb沉积速率测试, 结合以往成果, 揭示了该区现代沉积速率分布格局, 对其控制因素以及其对认识长江入海泥沙去向的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沉积速率最高值分布在南支口外、杭州湾口群岛北部的前三角洲地区, 最高可达6.3m/a, 总体上在3cm/a以上; 次高值分布在杭州湾北部, 约1.7~3.0cm/a, 南部略低, 约0.4~1.0cm/a; 长江口水下负地形北部海域存在小片沉积速率较高的区域, 最高值达2.58cm/a; 低值主要分布在苏北辐射沙洲、过渡沉积区以及浅海陆架的大片区域, 基本保持在1cm/a以下.研究表明, 长江泥沙出口门后主要在水下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堆积, 其次有相当部分在涨潮流顶托下进入杭州湾, 进入杭州湾南部的泥沙又在落潮流作用下经杭州湾南侧向舟山海域方向输运; 长江入海物质向外海的扩散基本被控制在123°E以西, 苏北辐射沙洲、过渡沉积区以及浅海陆架的大片区域缺乏现代长江物质供应; 长江悬浮泥沙对研究区东北部陆架区影响较小, 废黄河口被侵蚀物质和黄海悬浮物质为其较高沉积速率的主要贡献者.
    能源地质
    陆内克拉通盆地"溯源退积"层序构型构建: 以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为例
    朱红涛, 刘依梦, LiuKeyu, 刘强虎
    2013, 38(4): 776-782. doi: 10.3799/dqkx.2013.075
    摘要:
    陆内克拉通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 其层序地层学研究相对薄弱.以我国典型的陆内克拉通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 提出陆内克拉通盆地长期持续退积、短期进积"溯源退积"层序构型的模式.其涵义是指陆内克拉通盆地所形成的三级层序的层序构型均以LST为主, TST和HST相对不发育, 对应的基准面旋回具有长期持续退积(水进)、短期进积(水退)旋回特征; 不同级别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砂体, 自下而上(从老到新), 具有向北部物源区依次退积叠置的"溯源退积"特征.
    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的封闭作用: 以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
    付广, 杨敬博
    2013, 38(4): 783-791. doi: 10.3799/dqkx.2013.076
    摘要:
    为了研究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规律, 采用区域性盖层厚度与断裂断距大小比较和与油气分布关系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的封闭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有3级封闭作用: (1)当盖层厚度大于断裂断距, 且断接厚度大于一定值时, 盖层与断裂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可起完全封闭作用; (2)当盖层厚度大于断裂断距, 但断接厚度小于一定值时, 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可起部分封闭作用; (3)当盖层厚度小于断距, 断接厚度小于零时, 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无封闭作用.南堡凹陷3套区域性盖层中东二段泥岩和馆三段火山岩2套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均具有完全、部分和无封闭三级作用, 明下段泥岩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仅具完全封闭作用.3套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的封闭作用之间, 空间不同配置对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聚集分布层位和区域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南堡2号地区东二段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为完全封闭, 油气主要分布在其下; (2)南堡1~5区块东二段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为部分或无封闭, 馆三段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为完全封闭, 油气主要分布在东一段和馆四段; (3)南堡1号和4号局部地区东二段和馆三段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为部分或无封闭, 明下段区域性盖层与断裂配置为完全封闭, 油气从下至上皆有分布.
    测井资料在沉积物粒序反演中的应用
    赵军, 肖承文, 王淼, 陈伟中
    2013, 38(4): 792-796. doi: 10.3799/dqkx.2013.077
    摘要:
    岩石颗粒大小及其粒序是沉积岩主要特征, 是沉积物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 也是影响沉积物成岩环境及其物性的主要因素.由于PDC钻头的广泛应用, 使得录井岩性及其粒级的识别存在较大的误差, 制约了地质研究的深入开展.结合岩心粒度分析资料, 利用自然伽马、中子、密度、声波及电阻率曲线, 通过测井地质分析, 提取对地层岩性及粒度响应灵敏的MN及其深浅电阻率比值等参数, 建立了反演沉积物粒度的模型, 根据现场资料的处理以及与岩心资料的对比, 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演沉积物的粒度, 为地质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连续粒序剖面.
    松辽盆地北部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成因机制
    孙永河, 白鹿, 付晓飞
    2013, 38(4): 797-806. doi: 10.3799/dqkx.2013.078
    摘要:
    松辽盆地北部T2反射层断裂与中浅层油气的运聚成藏关系紧密, 揭示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的成因机制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地震解释, 从分析断裂发育特征着手, 以断裂形成演化过程为主线, 系统剖析了盆地演化不同阶段断裂的变形机制, 揭示了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 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是在断陷演化基础上, 在断陷期断裂先存构造、泉一二段塑性泥岩盖层水平拆离作用和近EW向拉张应力场的控制下形成的, 全区以近SN向拉张机制伸展型密集带为主, NE向、NW向和近EW向斜拉机制调节型密集带和走滑调节型密集带零星分布.盆地反转期受断陷半地堑、基底深大断裂和左旋压扭变形场控制形成反转构造带的同时, 反转构造带内的断裂密集带被逆时针旋转改造而定型, 呈NW-NNW向展布为主.反转构造带内T2反射层NW-NNW向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和未反转区带内T2反射层近SN向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长期活动, 与油气大量生排烃时期匹配, 是中浅层油气运聚成藏的油源断层.
    渤中坳陷大型油气系统输导体系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
    张成, 解习农, 郭秀蓉, 刘晓峰, 刘廷海, 武强
    2013, 38(4): 807-818. doi: 10.3799/dqkx.2013.079
    摘要:
    渤中坳陷东营组沉积期以来快速沉降和强烈断裂活动的地质背景导致其呈现出不同于渤海湾盆地其他地区的油气成藏特征.凹陷周缘凸起带成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输导体系的分布与演化控制了油气运移和成藏.在阐明渤中坳陷大型油气系统烃源岩和油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综合利用多种资料分析了各类潜在输导通道的发育特征及其空间配置, 识别出断裂主导型、砂体主导型和不整合主导型3类控藏输导体系.凸起边缘继承性的长期断层充当了垂向流体释放和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 控制了凸起带上新近系储集层中的油气聚集.特别是在构造活跃期, 开启的长期断层成为油气快速垂向运移的首选通道.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的连通性砂体与活跃烃源岩直接接触, 不仅是早期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场所, 也是晚期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始发站.因此, 它们不仅控制了古近系圈闭的油气聚集,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控制了凸起带新近系圈闭的油气供给.不整合T8是中生代末区域构造变革的产物, 其渗透性因风化作用而得以提高, 充当了深部侧向油气运移的输导通道, 控制了潜山储集层中的油气成藏.3类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时间、部位、速率和规模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断裂主导型输导体系的控制作用最为显著.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
    高达, 林畅松, 杨海军, 左璠璠, 蔡振忠, 刘景彦, 张丽娟, 李虹
    2013, 38(4): 819-831. doi: 10.3799/dqkx.2013.080
    摘要:
    良里塔格组作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含油气层段引起广泛关注, 但沉积微相分析及其对有利储层控制研究尚且薄弱.研究利用大量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 开展了精细的微相分析、高精度的层序对比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等研究.在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台地内识别出9种沉积微相(Mf1-Mf9), 概括出台缘礁-滩型(MA1)、台缘-台内滩型(MA2)和台内环潮坪型(MA3)等3种微相组合, 在三级层序内以次级海泛面限定的四级层序中可发育一个或多个微相组合.在高精度层序与沉积微相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主要储层段即良里塔格组SQ2高位域的沉积微相模式, 重点揭示了台地边缘各微相发育分布的差异.高能微相是良里塔格组有利储层的物质基础, 易受准同生大气淡水溶蚀且更易产生裂缝从而形成优质储渗体, 低能微相在构造裂缝、埋藏岩溶和(或)表生岩溶叠加改造后也能成为有利储层.
    琼东南盆地超压系统泄压带: 可能的天然气聚集场所
    翟普强, 陈红汉
    2013, 38(4): 832-842. doi: 10.3799/dqkx.2013.081
    摘要:
    泄压带是超压系统内部流体向外运移的通道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对水溶相天然气析离成藏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应用速度谱、测井、钻井和地层测试等资料预测了琼东南盆地超压系统的分布, 将其划分为3种结构类型; 结合粘土分析等资料识别出了4种类型的泄压带, 并讨论了泄压带的分布与可能的天然气聚集区带.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整体发育一个超压系统, 其分布格局主要受陆坡带的形成和莺歌海盆地超压传递的影响, 陆坡区的超压明显强于非陆坡区, 西部的超压整体强于东部并在浅部呈现自西向东传递的趋势.泄压带内的天然气成藏主要取决于压力、温度和溶解气量, 需满足溶解气量足够多和溶解度变化量足够大, 相对而言, Ⅱ型泄压带成藏条件最优, 既有断裂沟通深部水溶气和浅部储层, 又有温压条件的显著变化, 因而流体运移最活跃.Ⅲ型泄压带次之, 但分布最广, 该类型最有利部位分布在陵水低凸起和宝岛凹陷北坡.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深部砂岩的成岩环境演化
    唐鑫萍, 黄文辉, 李敏, 董果果, 吴刚, 王文勇, 姜在兴
    2013, 38(4): 843-852. doi: 10.3799/dqkx.2013.082
    摘要:
    为研究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深部砂岩成岩环境, 对岩心样品进行偏光、荧光、阴极发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辅以粘土矿物含量、元素含量测试.识别出酸性和碱性2种成岩环境, 酸性环境以硅质沉淀、碳酸盐矿物溶解、长石溶解或蚀变为高岭石等现象组合为标志, 碱性环境以碳酸盐矿物沉淀、长石次生加大、石英溶解等现象组合为标志.总体演化为: 同生期, 原始沉积流体造成碱性环境; 早成岩期, 未熟有机质演化形成短期的酸性环境, 继承流体形成主体的碱性环境; 中成岩A1期(埋深约2700~3200m), 有机质成熟形成酸性环境; 中成岩A2期(埋深约3200~4200m), 深部断裂活动形成碱性环境; 中成岩B期(埋深约4200~4400m), 第二期充注油气的热演化形成酸性环境.
    多孔介质中水气交替注入微观渗流模拟
    杨永飞, 尹振, 姚军, 李亚军, 王晨晨
    2013, 38(4): 853-858. doi: 10.3799/dqkx.2013.083
    摘要:
    针对水气交替注入(water-alternating-gas, WAG)过程中, 油气水三相渗流的微观机理认识不足和油气水三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分布规律认识不准确等问题, 基于三维孔隙网络模型, 应用孔隙级模拟方法, 从微观角度模拟了不同润湿性多孔介质中的WAG驱替过程.结果表明: 连通性较好的多孔介质中, 原油主要在前两轮的WAG循环中被驱替出来; 在前两轮WAG驱替之后, 流体饱和度和分布规律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但在完全水湿模型中油相仍然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得出的WAG驱替过程中各相流体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各相流体分布规律和驱替类型, 较好地阐述和解释了多孔介质中的微观驱替机理.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喀拉玉尔滚构造带新生代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李世琴, 唐鹏程, 饶刚
    2013, 38(4): 859-869. doi: 10.3799/dqkx.2013.084
    摘要:
    喀拉玉尔滚构造带是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的变形前缘, 其地下深层变形特征仍然不清楚.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钻井数据和高品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 厘定喀拉玉尔滚构造带背斜的平面展布、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变形时间, 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喀拉玉尔滚构造带新生代变形控制因素.喀拉玉尔滚构造带为典型的挤压构造带, 近EW向延伸约165km, 由一系列带状背斜组成, 且背斜核部发育多条隐伏逆冲断层.喀拉玉尔滚构造带新生代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 (1)北喀背斜为盐枕构造; (2)中喀背斜和南喀背斜的几何形态不对称、背斜倾伏方向相反, 分别为向北和向南, 二者交汇处发生了位移转换; (3)羊塔克背斜和英买力背斜为基本对称的低幅度滑脱褶皱; (4)背斜幅度整体上从西往东逐渐降低; (5)背斜变形时间从西往东逐渐变新.研究结果表明, 喀拉玉尔滚构造带新生代变形主要受区域挤压作用、盐层和基底构造共同控制.
    环境工程
    连续流态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处理制药废水的性能
    贾晓凤, 孙长清, 买文宁, 周军, 田永升
    2013, 38(4): 870-876. doi: 10.3799/dqkx.2013.085
    摘要:
    在上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中, 以厌氧颗粒污泥和好氧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泥, 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废水, 成功培养出性能优异的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稳定在5g/L左右, 颗粒污泥粒径为0.5~2.0mm, 当进水COD为2000mg/L, 容积负荷为4.8kg/(m3·d)时, 系统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96%以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好氧颗粒污泥是层状结构, 表面有大量丝状菌缠绕, 内部有短杆菌和空穴存在.逐步提高制药废水在进水中的比例, 经过47d的培养, 生物制药废水完全取代模拟废水, 系统对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90%和70%以上.
    地下水流动对砷迁移的影响: 大同盆地试验场的观测与模拟
    余倩, 谢先军, 马瑞, 吴亚, 李俊霞, 王焰新
    2013, 38(4): 877-886. doi: 10.3799/dqkx.2013.086
    摘要:
    地下水流动特征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研究分析了大同盆地地下水流动特征对高砷水迁移的影响.以山阴县桑干河南岸地下水试验场(SYFS)的监测数据为基础, 建立了河岸带三维非稳定地下水流模型.结果表明, 灌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灌溉活动减慢了地下水埋深和水平地下水流速, 加速了不同岩性地层之间的垂向水量交换.粉土(L1、L2、L3和L4)、粘土1(L5)和砂1(L6)之间始终存在由上至下的垂向水量交换, 粘土2(L7)、砂2(L8)、粘土3(L9)和砂3(L10)以水平水量交换为主.灌溉水和大气降水从地表向下垂直入渗至含水层的过程中, 推动了地表和包气带沉积物中的砷逐渐向下迁移; 到达含水层后, 水平交换量占主导, 地下水在水平方向上频繁的水量交换促使As在含水层中发生水平迁移.
    新技术与方法
    基于ICESat/GLAS数据的中国典型区域SRTM与ASTER GDEM高程精度评价
    杜小平, 郭华东, 范湘涛, 朱俊杰, 严珍珍, 詹勤
    2013, 38(4): 887-897. doi: 10.3799/dqkx.2013.087
    摘要:
    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和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成像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STER GDEM)提供了全球覆盖面积最广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数据, 但其高程精度还未得到充分验证, 传统地面测量方法很难适用于验证大面积范围的DEM精度.以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地学激光测高系统(ICESat/GLAS)高程数据为参考, 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三维可视化与统计分析方法, 对中国典型低海拔沿海平原地区和高海拔山地的两种DEM数据高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高程值小于20m的低海拔地区, SRTM高程精度达到2.39m, ASTER GDEM的精度达到4.83m, 均远远高于这两种数据的标称精度; 而在西南山地, 这两种DEM的精度大约为20m, 与标称精度相当.最后, 建立了ICESat/GLAS与SRTM和ASTER GDEM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显著线性关系, 可用于改善这两种DEM的高程精度.
    嫦娥二号卫星微波探测仪数据定标和处理结果
    封剑青, 苏彦, 刘建军, 郑磊, 谭旭, 戴舜, 李俊铎, 邢树果
    2013, 38(4): 898-906. doi: 10.3799/dqkx.2013.088
    摘要:
    介绍了嫦娥二号(CE-2)与嫦娥一号(CE-1)搭载的微波探测仪(microwave radiometer, MRM)的不同之处, 给出其亮度温度的算法和地面定标系数, 并得到CE-2 MRM获得的全月亮度温度分布图.分析了亮温的数据规律, 并以此为基础归一化后比较了二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最后比较了不同取值的非线性系数对CE-2 MRM亮温定标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目前CE-2 MRM数据在3GHz、19.35GHz和37GHz频率符合地基观测结果的范围, 同CE-1 MRM结果相比在月球低纬度地区(≤50°)差异在11K以内,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E-2定标方法的改进以及定标方程中非线性项的引入, 而7.8GHz通道的数据异常表明该通道存在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