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35卷 第2期
2010, 35(2): 161-174.
doi: 10.3799/dqkx.2010.017
摘要:
从湘鄂西到川东近400 km宽阔的中上扬子陆内中古生界变形是江南—雪峰陆内造山作用向西北方向递进扩展变形的结果.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和埋藏热历史模拟以及雪峰山—华蓥山构造剖面的平衡演变分析方法, 揭示出自湘鄂西向川东华蓥山构造变形发展的时代从165 Ma到95 Ma, 具有递进变新的趋势.湘鄂西断褶带厚皮构造变形缩短率小于川东断褶带薄皮构造的变形缩短率, 但侏罗纪时期湘鄂西断褶带的缩短速率却明显大于早白垩世早中时期川东断褶带东南段的缩短速率, 而早白垩世早中时期川东断褶带东南段的缩短速率又...
从湘鄂西到川东近400 km宽阔的中上扬子陆内中古生界变形是江南—雪峰陆内造山作用向西北方向递进扩展变形的结果.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和埋藏热历史模拟以及雪峰山—华蓥山构造剖面的平衡演变分析方法, 揭示出自湘鄂西向川东华蓥山构造变形发展的时代从165 Ma到95 Ma, 具有递进变新的趋势.湘鄂西断褶带厚皮构造变形缩短率小于川东断褶带薄皮构造的变形缩短率, 但侏罗纪时期湘鄂西断褶带的缩短速率却明显大于早白垩世早中时期川东断褶带东南段的缩短速率, 而早白垩世早中时期川东断褶带东南段的缩短速率又...
2010, 35(2): 175-185.
doi: 10.3799/dqkx.2010.018
摘要:
对粤北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锆石阴极发光显微结构观察和LA-ICP-MS锆石微区U-Pb定年.在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中, 两个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的锆石颗粒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 为典型的岩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 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具岩浆环带锆石区域12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8±1.5 Ma(MSWD=0.037), 船肚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具岩浆环带锆石区域16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0±1.7...
对粤北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锆石阴极发光显微结构观察和LA-ICP-MS锆石微区U-Pb定年.在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中, 两个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的锆石颗粒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 为典型的岩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 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具岩浆环带锆石区域12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8±1.5 Ma(MSWD=0.037), 船肚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具岩浆环带锆石区域16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0±1.7...
2010, 35(2): 186-200.
doi: 10.3799/dqkx.2010.019
摘要:
金沙江弧盆体系消减与碰撞的确切时间存在较大的争议.运用LA-ICP-MS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方法研究金沙江缝合带周边的花岗岩体.贡卡花岗闪长岩(232 Ma)和羊拉花岗闪长岩(229.6 Ma)形成于印支期, 羊拉二长花岗岩(261 Ma)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羊拉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O型埃达克岩, 由大洋板片熔融与地幔楔交代(Mg#=55~61.8>40), 且上升过程与岩浆房酸性岩浆混合, 形成于俯冲消减环境; 贡卡花岗闪长岩和羊拉花岗闪长岩可能由类似扬子地块的崇山群玄...
金沙江弧盆体系消减与碰撞的确切时间存在较大的争议.运用LA-ICP-MS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方法研究金沙江缝合带周边的花岗岩体.贡卡花岗闪长岩(232 Ma)和羊拉花岗闪长岩(229.6 Ma)形成于印支期, 羊拉二长花岗岩(261 Ma)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羊拉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O型埃达克岩, 由大洋板片熔融与地幔楔交代(Mg#=55~61.8>40), 且上升过程与岩浆房酸性岩浆混合, 形成于俯冲消减环境; 贡卡花岗闪长岩和羊拉花岗闪长岩可能由类似扬子地块的崇山群玄...
2010, 35(2): 201-210.
doi: 10.3799/dqkx.2010.020
摘要: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 越南西北部地区是古特提斯造山带东段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记录了印支陆块和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历史.其构造归属是厘定该地区古特提斯板块缝合带位置的关键.报道了出露的基底岩石Sinh Quyen岩组副片麻岩的碎屑锆石年龄, 探讨其沉积物源和归属问题.该岩组主要由长英质副片麻岩和混合岩等岩石类型构成, 被认为是越南西北部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岩石.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分析了3个长英质副片麻岩样品的116粒碎屑锆石.123个分析点锆石年龄的统计结果显示, 碎屑锆石形成...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 越南西北部地区是古特提斯造山带东段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记录了印支陆块和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历史.其构造归属是厘定该地区古特提斯板块缝合带位置的关键.报道了出露的基底岩石Sinh Quyen岩组副片麻岩的碎屑锆石年龄, 探讨其沉积物源和归属问题.该岩组主要由长英质副片麻岩和混合岩等岩石类型构成, 被认为是越南西北部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岩石.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分析了3个长英质副片麻岩样品的116粒碎屑锆石.123个分析点锆石年龄的统计结果显示, 碎屑锆石形成...
2010, 35(2): 211-223.
doi: 10.3799/dqkx.2010.021
摘要:
林子宗火山岩是发育在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带的古近纪火山岩, 被认为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结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产物, 其确切的时代对于限制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的林子宗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获得的林子宗火山岩的典中组、年波组和帕那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64.8±1.6 Ma、59.7±1.8 Ma和48.9±0.8 Ma.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结果表明, 朱...
林子宗火山岩是发育在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带的古近纪火山岩, 被认为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结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产物, 其确切的时代对于限制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的林子宗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获得的林子宗火山岩的典中组、年波组和帕那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64.8±1.6 Ma、59.7±1.8 Ma和48.9±0.8 Ma.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结果表明, 朱...
2010, 35(2): 224-234.
doi: 10.3799/dqkx.2010.022
摘要:
峨眉火成岩省内带出露数十个含Ni-Cu-铂族元素(PGE)硫化物矿床(或矿化)的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体.根据铂族元素(PGE)含量的不同, 这些岩浆硫化物矿床可分为Ni-Cu型(如力马河和清水河)、Ni-Cu-PGE型(如清矿山和黄草坪)和PGE型(如金宝山和杨合武).不同类型含矿岩体的橄榄石电子探针分析表明, 除了清矿山岩体少数几个橄榄石晶体属于镁橄榄石外(Fo90.1~Fo93.1), 其余均为贵橄榄石(Fo76.8~Fo89.6).不同矿化类型的岩体的橄榄石成分差异明显.Ni-Cu型硫化...
峨眉火成岩省内带出露数十个含Ni-Cu-铂族元素(PGE)硫化物矿床(或矿化)的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体.根据铂族元素(PGE)含量的不同, 这些岩浆硫化物矿床可分为Ni-Cu型(如力马河和清水河)、Ni-Cu-PGE型(如清矿山和黄草坪)和PGE型(如金宝山和杨合武).不同类型含矿岩体的橄榄石电子探针分析表明, 除了清矿山岩体少数几个橄榄石晶体属于镁橄榄石外(Fo90.1~Fo93.1), 其余均为贵橄榄石(Fo76.8~Fo89.6).不同矿化类型的岩体的橄榄石成分差异明显.Ni-Cu型硫化...
2010, 35(2): 235-244.
doi: 10.3799/dqkx.2010.023
摘要:
西天山伊什基里克一带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为岛弧环境的钙碱性钠质火山岩,Au-Cu异常与该火山岩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套合性,区内的金、铜矿点和矿化点也全部赋存其中,因而显示良好的金-铜成矿条件,其中与俯冲构造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最主要类型.同一时代的库勒萨依斑岩为钙碱性系列岛弧浅成岩,SiO2含量57.06%~70.74%,高Al2O3、Na2O、Sr和相对富集LREE,低MgO、Y、Yb和强烈亏损HREE; Na2O/K2O>1,Sr/Y平均57.67,正Eu异常,因而具有典型O型埃达克岩特...
西天山伊什基里克一带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为岛弧环境的钙碱性钠质火山岩,Au-Cu异常与该火山岩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套合性,区内的金、铜矿点和矿化点也全部赋存其中,因而显示良好的金-铜成矿条件,其中与俯冲构造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最主要类型.同一时代的库勒萨依斑岩为钙碱性系列岛弧浅成岩,SiO2含量57.06%~70.74%,高Al2O3、Na2O、Sr和相对富集LREE,低MgO、Y、Yb和强烈亏损HREE; Na2O/K2O>1,Sr/Y平均57.67,正Eu异常,因而具有典型O型埃达克岩特...
2010, 35(2): 245-253.
doi: 10.3799/dqkx.2010.024
摘要:
研究表明位于康古尔断裂和阿齐克库都克断裂之间的东天山板块缝合(区)带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即泥盆纪吐哈古大洋形成、早石炭世俯冲造山、晚石炭世碰撞造山以及二叠纪造山期后缝合带的进一步变形.自北而南划分为4个构造带, 共同组成了一个向下收敛的楔状缝合区(带).东天山的矿产严格受构造控制, 相应地从北向南分布有前缘推覆带斑岩型铜矿床→蛇绿混杂岩带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叠瓦岩片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热液型金矿床.这些类型的矿床集结成东天山地区4条大的成矿带: 康古尔断裂以北铜矿...
研究表明位于康古尔断裂和阿齐克库都克断裂之间的东天山板块缝合(区)带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即泥盆纪吐哈古大洋形成、早石炭世俯冲造山、晚石炭世碰撞造山以及二叠纪造山期后缝合带的进一步变形.自北而南划分为4个构造带, 共同组成了一个向下收敛的楔状缝合区(带).东天山的矿产严格受构造控制, 相应地从北向南分布有前缘推覆带斑岩型铜矿床→蛇绿混杂岩带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叠瓦岩片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热液型金矿床.这些类型的矿床集结成东天山地区4条大的成矿带: 康古尔断裂以北铜矿...
2010, 35(2): 254-260.
doi: 10.3799/dqkx.2010.025
摘要:
为研究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区不同深度沉积物中古菌群落垂向分布特征, 利用古菌16S rDNA基因文库得到473个有效克隆、50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和统计分析发现古菌分别归属于泉古生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生菌(Euryarchaeota), 其中以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MCG)为主, 仅含少量的Marine Benthic Group B(MBG-B)、S...
为研究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区不同深度沉积物中古菌群落垂向分布特征, 利用古菌16S rDNA基因文库得到473个有效克隆、50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和统计分析发现古菌分别归属于泉古生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生菌(Euryarchaeota), 其中以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MCG)为主, 仅含少量的Marine Benthic Group B(MBG-B)、S...
2010, 35(2): 261-267.
doi: 10.3799/dqkx.2010.026
摘要:
利用ICP-AES法和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珠江口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和总有机质含量, 结合沉积物粒度参数,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控制沉积物化学组成和元素行为的3个因子: 流域侵蚀因子、表生沉积作用控制因子和海洋环境控制因子.研究发现, 3个控制因子的得分曲线基本反映了该地区气候干湿、冷暖的强弱变化, 可作为恢复古气候环境的代用曲线; 在本岩心所代表的沉积年代中共有5次较为明显的环境变化, 为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古环境、古气候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利用ICP-AES法和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法测定珠江口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和总有机质含量, 结合沉积物粒度参数,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控制沉积物化学组成和元素行为的3个因子: 流域侵蚀因子、表生沉积作用控制因子和海洋环境控制因子.研究发现, 3个控制因子的得分曲线基本反映了该地区气候干湿、冷暖的强弱变化, 可作为恢复古气候环境的代用曲线; 在本岩心所代表的沉积年代中共有5次较为明显的环境变化, 为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古环境、古气候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10, 35(2): 268-276.
doi: 10.3799/dqkx.2010.027
摘要:
利用20个气象站1960-200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计算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各气象站的月潜在蒸发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气象站的月湿润指数, 然后进行季节、年地表湿润指数的统计, 进而对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表相对干旱, 之后相对湿润, 自60年代以来地表湿润指数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率为0.001 4 a-1, 相关系数为0.428 1, 通过了0.01的置...
利用20个气象站1960-200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计算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各气象站的月潜在蒸发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气象站的月湿润指数, 然后进行季节、年地表湿润指数的统计, 进而对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表相对干旱, 之后相对湿润, 自60年代以来地表湿润指数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率为0.001 4 a-1, 相关系数为0.428 1, 通过了0.01的置...
2010, 35(2): 277-282.
doi: 10.3799/dqkx.2010.028
摘要:
经典的边缘提取算法可从月球影像数据中提取出月表的构造特征, 但难以提取出与月貌有关的特征信息.本文提出的相干法月球影像地质特征提取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基于相干运算来考察图像上像素或像素组之间的相似性, 以获取月表的构造特征和月貌特征.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获取的部分影像数据上, 相比于几种常规的边缘提取方法, 本方法优势明显, 不仅能有效地提取环形构造和线性构造等地质特征, 还可以很好地提取月貌特征, 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直径撞击坑的识别也有不错的效果.该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机自动识别或辅...
经典的边缘提取算法可从月球影像数据中提取出月表的构造特征, 但难以提取出与月貌有关的特征信息.本文提出的相干法月球影像地质特征提取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基于相干运算来考察图像上像素或像素组之间的相似性, 以获取月表的构造特征和月貌特征.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获取的部分影像数据上, 相比于几种常规的边缘提取方法, 本方法优势明显, 不仅能有效地提取环形构造和线性构造等地质特征, 还可以很好地提取月貌特征, 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直径撞击坑的识别也有不错的效果.该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机自动识别或辅...
2010, 35(2): 283-290.
doi: 10.3799/dqkx.2010.029
摘要:
为了高效提取活动构造研究的定量参数, 利用美国解密的2 m分辨率CORONA KH-4B卫星立体像对, 实现了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立体测图, 并通过影像匹配的方法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通过以上方法, 以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为例, 利用覆盖该区的影像, 识别由活动断层和活动褶皱造成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变形, 提取地表变形参数, 结合地震资料和野外测量, 分析地表变形特征的深部构造机理.结果表明, 经过处理的CORONA KH-4B像对可以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下矢量测...
为了高效提取活动构造研究的定量参数, 利用美国解密的2 m分辨率CORONA KH-4B卫星立体像对, 实现了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立体测图, 并通过影像匹配的方法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通过以上方法, 以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为例, 利用覆盖该区的影像, 识别由活动断层和活动褶皱造成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变形, 提取地表变形参数, 结合地震资料和野外测量, 分析地表变形特征的深部构造机理.结果表明, 经过处理的CORONA KH-4B像对可以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下矢量测...
2010, 35(2): 291-301.
doi: 10.3799/dqkx.2010.030
摘要:
借助于15幅高分辨率的HiRISE影像与107幅MOC影像,对火星表面撞击坑壁与沙丘中出现的非常年轻冲沟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据此检验冲沟成因假说.影像特征分析结果首先支持沙丘中冲沟是由液态水携带泥沙冲刷而成的理论,而撞击坑壁出现的多边形土证实火星表面下冰的存在,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转变为液态水形成冲沟.
借助于15幅高分辨率的HiRISE影像与107幅MOC影像,对火星表面撞击坑壁与沙丘中出现的非常年轻冲沟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据此检验冲沟成因假说.影像特征分析结果首先支持沙丘中冲沟是由液态水携带泥沙冲刷而成的理论,而撞击坑壁出现的多边形土证实火星表面下冰的存在,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转变为液态水形成冲沟.
2010, 35(2): 302-310.
doi: 10.3799/dqkx.2010.031
摘要:
数字矿山软件系统的研发是实现数字矿山建设的关键.新近自主开发的国产数字矿山软件QuantyMine系统由7个子系统构成,能基本满足数字矿山建设的要求.该系统在开发中重点研究解决了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矿山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快速市场响应机制下的动态资源储量估算技术和支持矿山信息化全程计算机辅助的系统集成化技术.解决上述关键技术问题后,该系统全面实现了矿区综合信息管理、矿山地质图件编绘、矿山三维可视化、多方法的储量估算、矿山开采方案辅助编制、矿山信息网络应用、冶炼厂生产管理等功能.系统开发完成后...
数字矿山软件系统的研发是实现数字矿山建设的关键.新近自主开发的国产数字矿山软件QuantyMine系统由7个子系统构成,能基本满足数字矿山建设的要求.该系统在开发中重点研究解决了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矿山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快速市场响应机制下的动态资源储量估算技术和支持矿山信息化全程计算机辅助的系统集成化技术.解决上述关键技术问题后,该系统全面实现了矿区综合信息管理、矿山地质图件编绘、矿山三维可视化、多方法的储量估算、矿山开采方案辅助编制、矿山信息网络应用、冶炼厂生产管理等功能.系统开发完成后...
2010, 35(2): 311-316.
doi: 10.3799/dqkx.2010.032
摘要:
针对岩爆现象发生的不均衡及发生机理受多因素影响的问题,在分析重取样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自适应选择近邻的混合重取样算法,并将其用于岩爆危险性预测.该方法结合过取样和欠取样方法的优势,改进了SMOTE过取样算法在产生合成样本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及只能复制生成数值属性的问题,新算法能根据实例样本集内部分布的真实特性,自适应调整近邻选择策略,对不同属性的数据采取不同的复制方法生成新的少数类实例,控制和提高合成样本的质量;并通过对合成之后的数据集,用改进的邻域清理方法进行适当程度欠取样,去掉多数类中的...
针对岩爆现象发生的不均衡及发生机理受多因素影响的问题,在分析重取样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自适应选择近邻的混合重取样算法,并将其用于岩爆危险性预测.该方法结合过取样和欠取样方法的优势,改进了SMOTE过取样算法在产生合成样本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及只能复制生成数值属性的问题,新算法能根据实例样本集内部分布的真实特性,自适应调整近邻选择策略,对不同属性的数据采取不同的复制方法生成新的少数类实例,控制和提高合成样本的质量;并通过对合成之后的数据集,用改进的邻域清理方法进行适当程度欠取样,去掉多数类中的...
2010, 35(2): 317-323.
doi: 10.3799/dqkx.2010.033
摘要:
强烈地震作用对山地斜坡稳定性影响是长期的,汶川地震不仅直接诱发了大量滑坡,而且在后继的强降雨过程中大大加速了震区滑坡的活动性.以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北川县城及湔江河谷为研究区,利用高精度航空图像解译出1 214处不同类型的滑坡.地震后的2008年9月24日暴雨过程诱发了更多的滑坡和泥石流, 这场20年一遇的强降雨的累积雨量为272.7 mm.基于SPOT 5遥感影像解译,共发现新增的暴雨滑坡823处.根据“9·24”暴雨前后的遥感解译结果对比,研究区暴雨诱发的滑坡数量增加了68%,滑坡面积扩大了4...
强烈地震作用对山地斜坡稳定性影响是长期的,汶川地震不仅直接诱发了大量滑坡,而且在后继的强降雨过程中大大加速了震区滑坡的活动性.以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北川县城及湔江河谷为研究区,利用高精度航空图像解译出1 214处不同类型的滑坡.地震后的2008年9月24日暴雨过程诱发了更多的滑坡和泥石流, 这场20年一遇的强降雨的累积雨量为272.7 mm.基于SPOT 5遥感影像解译,共发现新增的暴雨滑坡823处.根据“9·24”暴雨前后的遥感解译结果对比,研究区暴雨诱发的滑坡数量增加了68%,滑坡面积扩大了4...
2010, 35(2): 324-330.
doi: 10.3799/dqkx.2010.034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重灾区汶川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平台,获取了研究区的次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内次生地质灾害与各影响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系、地震断裂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并结合信息量法模型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高度、中度和轻度危险区的面积分别为1 130.196 km2、1 739.584 km2、1 21...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重灾区汶川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平台,获取了研究区的次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内次生地质灾害与各影响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系、地震断裂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并结合信息量法模型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高度、中度和轻度危险区的面积分别为1 130.196 km2、1 739.584 km2、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