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42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2017, 42(4): 485-501.
doi: 10.3799/dqkx.2017.039
摘要:
扬子陆块出露了较多前南华纪地层和岩浆岩,碎屑沉积岩中保存的碎屑锆石对限定地层沉积时代、示踪沉积物源和反演早期大陆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中元古代打鼓石群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李家咀组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 250±64 Ma,主要峰值为2 078 Ma、2 437 Ma、2 659 Ma和3 084 Ma附近;罗汉岭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1 077±51 Ma,主要峰值为1 126 Ma、2 044 Ma、2 458 Ma和2 635 Ma附近.根据结果认为:李家咀组的沉积时代在1 250±64 Ma与1 126 Ma之间,罗汉岭组沉积时代晚于1 077±51 Ma,可以确定打鼓石群的沉积时代为中元古代.另外,通过对打鼓石群、神农架群、会理群和东川群的碎屑锆石统计频谱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扬子陆块不同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地层,具有明显不同的锆石年谱特征,反映了各地层单元的物源差异很大,在中元古时期应分属不同的地块,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才逐渐拼合成统一的扬子陆块基底.
扬子陆块出露了较多前南华纪地层和岩浆岩,碎屑沉积岩中保存的碎屑锆石对限定地层沉积时代、示踪沉积物源和反演早期大陆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中元古代打鼓石群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李家咀组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 250±64 Ma,主要峰值为2 078 Ma、2 437 Ma、2 659 Ma和3 084 Ma附近;罗汉岭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1 077±51 Ma,主要峰值为1 126 Ma、2 044 Ma、2 458 Ma和2 635 Ma附近.根据结果认为:李家咀组的沉积时代在1 250±64 Ma与1 126 Ma之间,罗汉岭组沉积时代晚于1 077±51 Ma,可以确定打鼓石群的沉积时代为中元古代.另外,通过对打鼓石群、神农架群、会理群和东川群的碎屑锆石统计频谱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扬子陆块不同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地层,具有明显不同的锆石年谱特征,反映了各地层单元的物源差异很大,在中元古时期应分属不同的地块,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才逐渐拼合成统一的扬子陆块基底.
2017, 42(4): 502-510.
doi: 10.3799/dqkx.2017.040
摘要:
吉林省塔东群以含大型磁铁矿床而著称,塔东铁矿是吉黑成矿省内最大的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矿.由于塔东群地质特征复杂,多种地质作用复合叠加,使其形成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通过LA-ICP-MS锆石定年,确定了吉林省塔东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磁铁透辉斜长变粒岩中锆石年代.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锆石呈长柱状,Th/U值为0.17~0.65,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7.6±2.7 Ma,代表了其原岩火山岩形成的年龄.磁铁透辉斜长变粒岩中共有两组锆石年龄,其中一组短柱状,Th/U值介于0.78~1.00,加权平均年龄为249.8±4.0 Ma,代表后期热事件年龄;另一组锆石半自形短柱状晶形,异常高的U、Th, Th最高含量可达17 422 μg/g,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8.3±3.8 Ma,表示热液活动年龄,显示该区518.3 Ma左右经历了一次热液作用,可能与该区的岩浆作用以及塔东铁矿的成矿有关.据此,塔东群内塔东铁矿可能存在一期早寒武世 (±520 Ma) 的成矿作用.
吉林省塔东群以含大型磁铁矿床而著称,塔东铁矿是吉黑成矿省内最大的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矿.由于塔东群地质特征复杂,多种地质作用复合叠加,使其形成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通过LA-ICP-MS锆石定年,确定了吉林省塔东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磁铁透辉斜长变粒岩中锆石年代.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锆石呈长柱状,Th/U值为0.17~0.65,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7.6±2.7 Ma,代表了其原岩火山岩形成的年龄.磁铁透辉斜长变粒岩中共有两组锆石年龄,其中一组短柱状,Th/U值介于0.78~1.00,加权平均年龄为249.8±4.0 Ma,代表后期热事件年龄;另一组锆石半自形短柱状晶形,异常高的U、Th, Th最高含量可达17 422 μg/g,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8.3±3.8 Ma,表示热液活动年龄,显示该区518.3 Ma左右经历了一次热液作用,可能与该区的岩浆作用以及塔东铁矿的成矿有关.据此,塔东群内塔东铁矿可能存在一期早寒武世 (±520 Ma) 的成矿作用.
2017, 42(4): 511-526.
doi: 10.3799/dqkx.2017.041
摘要:
为完整了解华北克拉通的破坏程度和机制,加深对其西部陆块岩石圈地幔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集宁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为研究人员认识该地区的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演化起到指示作用.运用LA-ICP-MS和LA-MC-ICP-MS对集宁地区橄榄岩矿物进行原位微区测试,获得其主量、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成分的数据.根据矿物组成,可以将集宁地区的橄榄岩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贫单斜辉石橄榄岩 (单斜辉石体积分数小于8%),它们经历了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古老难熔岩石圈地幔的残留;第二类为二辉橄榄岩 (单斜辉石体积分数大于13%),其熔融程度低,代表了新生饱满的岩石圈地幔.第一类橄榄岩中单斜辉石REE含量整体偏低且轻微富集LREE,第二类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具有LREE富集和轻微亏损两种配分模式,大部分样品的核边有一定的强不相容元素及Sr同位素组成变化.这些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都表明集宁橄榄岩包体经历过交代作用.(La/Yb)N和Ti/Eu比值特征表明它们经历过多阶段的交代作用,交代介质有硅酸盐、碳酸盐熔/流体,这些交代介质可能为来源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时释放的熔/流体.
为完整了解华北克拉通的破坏程度和机制,加深对其西部陆块岩石圈地幔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集宁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为研究人员认识该地区的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演化起到指示作用.运用LA-ICP-MS和LA-MC-ICP-MS对集宁地区橄榄岩矿物进行原位微区测试,获得其主量、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成分的数据.根据矿物组成,可以将集宁地区的橄榄岩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贫单斜辉石橄榄岩 (单斜辉石体积分数小于8%),它们经历了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古老难熔岩石圈地幔的残留;第二类为二辉橄榄岩 (单斜辉石体积分数大于13%),其熔融程度低,代表了新生饱满的岩石圈地幔.第一类橄榄岩中单斜辉石REE含量整体偏低且轻微富集LREE,第二类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具有LREE富集和轻微亏损两种配分模式,大部分样品的核边有一定的强不相容元素及Sr同位素组成变化.这些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都表明集宁橄榄岩包体经历过交代作用.(La/Yb)N和Ti/Eu比值特征表明它们经历过多阶段的交代作用,交代介质有硅酸盐、碳酸盐熔/流体,这些交代介质可能为来源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时释放的熔/流体.
2017, 42(4): 527-548.
doi: 10.3799/dqkx.2017.042
摘要:
为探讨兴蒙造山带南蒙古陆块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对出露于西乌旗南部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分别形成于330±2 Ma、274±1 Ma及271±1 Ma~282±1 Ma.石英闪长岩属高镁闪长岩/安山岩类 (HMA),与俯冲洋壳板片上部地幔楔中地幔橄榄岩的熔融作用有关,而花岗闪长岩及黑云母花岗岩的源区可能与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区域成果,推测西乌旗南部晚古生代侵入岩均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北侧南蒙古陆块持续俯冲的阶段,早石炭世石英闪长岩属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活动,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则是俯冲过程中短暂弧后伸展阶段的产物.
为探讨兴蒙造山带南蒙古陆块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对出露于西乌旗南部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分别形成于330±2 Ma、274±1 Ma及271±1 Ma~282±1 Ma.石英闪长岩属高镁闪长岩/安山岩类 (HMA),与俯冲洋壳板片上部地幔楔中地幔橄榄岩的熔融作用有关,而花岗闪长岩及黑云母花岗岩的源区可能与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区域成果,推测西乌旗南部晚古生代侵入岩均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北侧南蒙古陆块持续俯冲的阶段,早石炭世石英闪长岩属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活动,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则是俯冲过程中短暂弧后伸展阶段的产物.
2017, 42(4): 549-558.
doi: 10.3799/dqkx.2017.043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区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在燕山运动主幕期间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的应力场量化研究为目标,以期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储层裂缝预测提供边界条件.通过盆地边界同构造期构造形迹应力反演和地层剥蚀量恢复结果探讨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轴应力状态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基于泥岩压实曲线及Newberry力学模型计算了附加构造应力及垂直地应力,进而获得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三轴主应力大小及差应力值.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在燕山运动主幕期间最大主应力近水平,方向为SEE98°,中间主应力近竖直,最小主应力为NWW方向;上古生界储层 (平均恢复埋深为4 600 m) 在燕山运动主幕的三轴主应力大小分别为93.2~101.3 MPa、65.8~67.2 MPa、53.1~53.6 MPa,差应力为40.1~48.0 MPa.研究结果为区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储层裂缝预测及裂缝型油气藏有利区优选等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区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在燕山运动主幕期间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的应力场量化研究为目标,以期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储层裂缝预测提供边界条件.通过盆地边界同构造期构造形迹应力反演和地层剥蚀量恢复结果探讨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轴应力状态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基于泥岩压实曲线及Newberry力学模型计算了附加构造应力及垂直地应力,进而获得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三轴主应力大小及差应力值.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在燕山运动主幕期间最大主应力近水平,方向为SEE98°,中间主应力近竖直,最小主应力为NWW方向;上古生界储层 (平均恢复埋深为4 600 m) 在燕山运动主幕的三轴主应力大小分别为93.2~101.3 MPa、65.8~67.2 MPa、53.1~53.6 MPa,差应力为40.1~48.0 MPa.研究结果为区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储层裂缝预测及裂缝型油气藏有利区优选等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017, 42(4): 559-569.
doi: 10.3799/dqkx.2017.044
摘要:
二连盆地的构造反转事件一直有争议.为了查明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早白垩世期间反转构造的发育期次以及不同时期发生反转构造的动力机制,利用新处理的覆盖全凹陷的3D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识别并分析了研究区在裂陷期发育的4期正反转构造,分别对应阿三段沉积末期、阿四段沉积末期、腾一下段沉积末期以及腾二段沉积期.研究表明:研究区早白垩世岩浆底辟较为活跃,在阿三段、阿四段和腾一下段以及腾二段沉积末期均发育过岩浆底辟活动,并导致盆地局部发生构造正反转,而腾二段沉积期间除了发育岩浆底辟作用导致构造反转外,还发育左旋压扭活动,并导致构造正反转.因此,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正反转构造,这主要与二连盆地在早白垩世期间伊泽纳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和异常地幔隆升引起的岩浆底辟作用以及腾二段沉积期伊泽纳琦板块俯冲方向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区域走滑作用密切相关.
二连盆地的构造反转事件一直有争议.为了查明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早白垩世期间反转构造的发育期次以及不同时期发生反转构造的动力机制,利用新处理的覆盖全凹陷的3D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识别并分析了研究区在裂陷期发育的4期正反转构造,分别对应阿三段沉积末期、阿四段沉积末期、腾一下段沉积末期以及腾二段沉积期.研究表明:研究区早白垩世岩浆底辟较为活跃,在阿三段、阿四段和腾一下段以及腾二段沉积末期均发育过岩浆底辟活动,并导致盆地局部发生构造正反转,而腾二段沉积期间除了发育岩浆底辟作用导致构造反转外,还发育左旋压扭活动,并导致构造正反转.因此,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正反转构造,这主要与二连盆地在早白垩世期间伊泽纳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和异常地幔隆升引起的岩浆底辟作用以及腾二段沉积期伊泽纳琦板块俯冲方向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区域走滑作用密切相关.
2017, 42(4): 570-586.
doi: 10.3799/dqkx.2017.045
摘要:
渤海南部BZ34-9区与KL6区块位于莱北低凸起南北两侧,均发育新生代玄武岩并得到钻井证实,但储层特征差异明显.以三维地震、薄片、SEM以及X衍射等技术手段对两个区块玄武岩时空展布,沉积体系以及储层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BZ34-9区构造位于缓坡带,供源速率中等.渐新世玄武岩为沉积期及准同生期喷发且位于砂体主体部位,优质层段形成白云石包壳、沸石胶结溶蚀、混层粘土包膜等成岩响应,整体对储层发育发挥积极作用;KL6区构造近物源,供源强烈,渐新世玄武岩发育在凹陷内部,对砂体影响有限,储层以高岭石及碳酸盐胶结充填为特征,在成岩期受郯庐断裂带岩浆热液影响,绢云母、菱铁矿重结晶等现象普遍.对比分析表明玄武岩对储层的影响受控于火山喷发时机、物源供给速率、砂体及火山岩配置关系等因素.
渤海南部BZ34-9区与KL6区块位于莱北低凸起南北两侧,均发育新生代玄武岩并得到钻井证实,但储层特征差异明显.以三维地震、薄片、SEM以及X衍射等技术手段对两个区块玄武岩时空展布,沉积体系以及储层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BZ34-9区构造位于缓坡带,供源速率中等.渐新世玄武岩为沉积期及准同生期喷发且位于砂体主体部位,优质层段形成白云石包壳、沸石胶结溶蚀、混层粘土包膜等成岩响应,整体对储层发育发挥积极作用;KL6区构造近物源,供源强烈,渐新世玄武岩发育在凹陷内部,对砂体影响有限,储层以高岭石及碳酸盐胶结充填为特征,在成岩期受郯庐断裂带岩浆热液影响,绢云母、菱铁矿重结晶等现象普遍.对比分析表明玄武岩对储层的影响受控于火山喷发时机、物源供给速率、砂体及火山岩配置关系等因素.
2017, 42(4): 587-600.
doi: 10.3799/dqkx.2017.046
摘要:
如何深入了解中国东部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岩浆活动特征是目前研究的前沿之一.为探讨早白垩世异常剧烈岩浆活动的区域构造成因并揭示中国东部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利用井-震及岩浆岩测试资料,对北黄海盆地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在空间上刻画了岩浆的侵入相、喷出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及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平面分布特征;在时间上划分出了包括早白垩世108~115 Ma、134~145 Ma在内的4期岩浆活动.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早白垩世早期,伊泽奈琦板块沿北北西斜向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板块剪切作用导致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使得盆地处于左旋伸展环境中,内部形成派生的北西向右旋、近南北向左旋的次级共轭断裂系并控制岩浆上侵底辟活动.经过综合分析,厘清了盆地岩浆活动及断裂演化过程与区域板块运动之间的耦合关系.
如何深入了解中国东部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岩浆活动特征是目前研究的前沿之一.为探讨早白垩世异常剧烈岩浆活动的区域构造成因并揭示中国东部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利用井-震及岩浆岩测试资料,对北黄海盆地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在空间上刻画了岩浆的侵入相、喷出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及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平面分布特征;在时间上划分出了包括早白垩世108~115 Ma、134~145 Ma在内的4期岩浆活动.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早白垩世早期,伊泽奈琦板块沿北北西斜向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板块剪切作用导致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使得盆地处于左旋伸展环境中,内部形成派生的北西向右旋、近南北向左旋的次级共轭断裂系并控制岩浆上侵底辟活动.经过综合分析,厘清了盆地岩浆活动及断裂演化过程与区域板块运动之间的耦合关系.
2017, 42(4): 601-612.
doi: 10.3799/dqkx.2017.047
摘要: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广阔,但其勘探和研究程度均较低,对古近系牛堡组烃源岩的发育状况认识不清,制约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选区.通过研究钻井、测井及相关化验测试等资料,利用测井多参数回归和盆地数值模拟等方法技术,分析了牛堡组主要亚段有机质丰度、类型及其展布等特征,模拟重建了烃源岩的热成熟演化历史,实现了对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的早期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烃源岩发育,并以牛二段中亚段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在蒋日阿错凹陷最厚在400 m以上,其中优质烃源岩 (TOC>1.0%) 最厚可达170 m;牛堡组总体上属较好级别的烃源岩,其中牛二段上亚段较好-优质烃源岩所占比例最高,牛二段中亚段次之;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为主;有机质成熟度总体呈中西部高、东部低的趋势,牛二段中亚段烃源岩现今多处于中-晚期生油阶段,牛二段上亚段和牛三段下亚段烃源岩现今多处于早期生油阶段.牛二段中亚段烃源岩为伦坡拉盆地主力烃源岩,蒋日阿错凹陷为最重要的生烃凹陷.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广阔,但其勘探和研究程度均较低,对古近系牛堡组烃源岩的发育状况认识不清,制约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选区.通过研究钻井、测井及相关化验测试等资料,利用测井多参数回归和盆地数值模拟等方法技术,分析了牛堡组主要亚段有机质丰度、类型及其展布等特征,模拟重建了烃源岩的热成熟演化历史,实现了对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的早期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牛堡组烃源岩发育,并以牛二段中亚段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在蒋日阿错凹陷最厚在400 m以上,其中优质烃源岩 (TOC>1.0%) 最厚可达170 m;牛堡组总体上属较好级别的烃源岩,其中牛二段上亚段较好-优质烃源岩所占比例最高,牛二段中亚段次之;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为主;有机质成熟度总体呈中西部高、东部低的趋势,牛二段中亚段烃源岩现今多处于中-晚期生油阶段,牛二段上亚段和牛三段下亚段烃源岩现今多处于早期生油阶段.牛二段中亚段烃源岩为伦坡拉盆地主力烃源岩,蒋日阿错凹陷为最重要的生烃凹陷.
2017, 42(4): 613-624.
doi: 10.3799/dqkx.2017.048
摘要:
断裂趋势带是指盆地沉积盖层内的弱变形构造带,属于断裂带形成演化早期或中期阶段的产物.沉积盆地断裂趋势带隐蔽性较强,识别标志不明显,往往被忽视,因而在断裂趋势带上未发现油气藏的区域应该是未来油气勘探值得重视的领域.根据断裂趋势带的规模可将其划分为:(1) 圈闭级断裂趋势带,特征是多个雁列式断块、弧形断块或者复合型断块圈闭呈线状排列组成;(2) 洼陷级断裂趋势带,表现为雁列式展布的多条断裂或褶皱,其间由小断层断续相连;(3) 凹陷级断裂趋势带,表现为洼陷、凸起、沉积相带或圈闭等构造单元呈线状断续相间排列;(4) 坳陷级断裂趋势带,属于区域性隐性断裂,一般表现为沿固定方向基底埋深突变、沉积盖层厚度突变、沉积相带突变等特征;(5) 盆地级断裂趋势带,表现为成排成带的低幅度构造定向延伸组合成的大规模鼻状褶皱带或大型低幅度隆起.另外,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基底断裂走滑型断裂趋势带的5阶段演化模式分析认为,断裂趋势带油气聚集模式可以概括为6种:雁列状断块聚集模式、带状断块聚集模式、雁列状褶皱聚集模式、平行状复合圈闭聚集模式、网格状复合圈闭聚集模式、环状复合圈闭聚集模式.
断裂趋势带是指盆地沉积盖层内的弱变形构造带,属于断裂带形成演化早期或中期阶段的产物.沉积盆地断裂趋势带隐蔽性较强,识别标志不明显,往往被忽视,因而在断裂趋势带上未发现油气藏的区域应该是未来油气勘探值得重视的领域.根据断裂趋势带的规模可将其划分为:(1) 圈闭级断裂趋势带,特征是多个雁列式断块、弧形断块或者复合型断块圈闭呈线状排列组成;(2) 洼陷级断裂趋势带,表现为雁列式展布的多条断裂或褶皱,其间由小断层断续相连;(3) 凹陷级断裂趋势带,表现为洼陷、凸起、沉积相带或圈闭等构造单元呈线状断续相间排列;(4) 坳陷级断裂趋势带,属于区域性隐性断裂,一般表现为沿固定方向基底埋深突变、沉积盖层厚度突变、沉积相带突变等特征;(5) 盆地级断裂趋势带,表现为成排成带的低幅度构造定向延伸组合成的大规模鼻状褶皱带或大型低幅度隆起.另外,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基底断裂走滑型断裂趋势带的5阶段演化模式分析认为,断裂趋势带油气聚集模式可以概括为6种:雁列状断块聚集模式、带状断块聚集模式、雁列状褶皱聚集模式、平行状复合圈闭聚集模式、网格状复合圈闭聚集模式、环状复合圈闭聚集模式.
2017, 42(4): 625-633.
doi: 10.3799/dqkx.2017.049
摘要:
AHP法是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的关键技术之一,但传统基于“1~9”标度的AHP法往往存在一致性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通过对AHP法的改进研究,提出了基于“10/10~18/2”标度的改进AHP法型脆弱性指数法评价技术.以成庄矿3#、9#和15#煤层底板奥灰突水脆弱性评价为例,在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层图基础上,应用基于“10/10~18/2”新标度的改进AHP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进一步建立了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脆弱性评价模型,得出了各煤层脆弱性评价分区.研究表明,改进的AHP法构建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与传统突水系数法评价结果对比可知,基于GIS的改进AHP型脆弱性指数法评价能够真实反映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底板突水的非线性动力过程,评价结果更为吻合实际.
AHP法是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的关键技术之一,但传统基于“1~9”标度的AHP法往往存在一致性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通过对AHP法的改进研究,提出了基于“10/10~18/2”标度的改进AHP法型脆弱性指数法评价技术.以成庄矿3#、9#和15#煤层底板奥灰突水脆弱性评价为例,在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层图基础上,应用基于“10/10~18/2”新标度的改进AHP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进一步建立了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脆弱性评价模型,得出了各煤层脆弱性评价分区.研究表明,改进的AHP法构建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与传统突水系数法评价结果对比可知,基于GIS的改进AHP型脆弱性指数法评价能够真实反映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底板突水的非线性动力过程,评价结果更为吻合实际.
2017, 42(4): 634-640.
doi: 10.3799/dqkx.2017.050
摘要:
土壤初始含水率分布是影响湿润锋下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降雨入渗模型仅假定初始含水率均匀分布,并没有考虑非均匀分布的情况.以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为基础,假定初始含水率随垂直于坡面方向深度呈线性分布,推导了一种新的滑坡降雨入渗函数,弥补了原模型只能用于初始含水率均匀分布情况下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分布对湿润锋下移有较大影响,在初始含水率呈线性分布的情况下,坡体表面含水率越大,含水率随垂直于坡面方向深度的变化率k值越接近零,湿润锋下渗速度越快,当k=0时,新模型退化为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证明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是新模型的一个特例.与有限元法得到的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降雨入渗新模型计算的湿润锋下渗深度与数值解结果相接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土壤初始含水率分布是影响湿润锋下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降雨入渗模型仅假定初始含水率均匀分布,并没有考虑非均匀分布的情况.以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为基础,假定初始含水率随垂直于坡面方向深度呈线性分布,推导了一种新的滑坡降雨入渗函数,弥补了原模型只能用于初始含水率均匀分布情况下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分布对湿润锋下移有较大影响,在初始含水率呈线性分布的情况下,坡体表面含水率越大,含水率随垂直于坡面方向深度的变化率k值越接近零,湿润锋下渗速度越快,当k=0时,新模型退化为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证明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是新模型的一个特例.与有限元法得到的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降雨入渗新模型计算的湿润锋下渗深度与数值解结果相接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2017, 42(4): 641-644.
doi: 10.3799/dqkx.2017.051
摘要:
为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如何提高深埋地下管线的探测精度是探测工作中的难点.在地铁盾构土建施工的工地,采用FDEM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法对埋深约16 m的成品油管道进行探测,第一步是经过地面测线X方向的探测工作,确定了目标管道的走向Y并缩小了范围,因为受干扰物体的影响,所以两种工作频率探测结果之间的定深误差很大,尚未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第二步是在经过距目标管道5.0 m处的两个孔内的Z方向进行探测,获得了离开目标管道较近“测线”上的Hz实测曲线;第三步是用Hz理论曲线与Hz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反演,最终获得了定位、定深误差分别为20 cm、10 cm以内的探测精度,为地铁施工建设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性技术资料.孔内Z方向的探测工作表明,“测线”离目标管道更近,又可以避开地面X方向测线上的干扰物的影响,可以提高探测精度.孔内探测是对地面X方向探测成果的检验,值得推广到对地面探测成果质量的验收中;采用拟合软件进行推断解释,是对探测数据的信息处理技术,将在FDEM法探测地下管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如何提高深埋地下管线的探测精度是探测工作中的难点.在地铁盾构土建施工的工地,采用FDEM (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法对埋深约16 m的成品油管道进行探测,第一步是经过地面测线X方向的探测工作,确定了目标管道的走向Y并缩小了范围,因为受干扰物体的影响,所以两种工作频率探测结果之间的定深误差很大,尚未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第二步是在经过距目标管道5.0 m处的两个孔内的Z方向进行探测,获得了离开目标管道较近“测线”上的Hz实测曲线;第三步是用Hz理论曲线与Hz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反演,最终获得了定位、定深误差分别为20 cm、10 cm以内的探测精度,为地铁施工建设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性技术资料.孔内Z方向的探测工作表明,“测线”离目标管道更近,又可以避开地面X方向测线上的干扰物的影响,可以提高探测精度.孔内探测是对地面X方向探测成果的检验,值得推广到对地面探测成果质量的验收中;采用拟合软件进行推断解释,是对探测数据的信息处理技术,将在FDEM法探测地下管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017, 42(4): 645-651.
doi: 10.3799/dqkx.2017.052
摘要:
三分量旋转地震动是目前地球物理研究重点之一.利用爆炸震源的平动地震仪观测资料,通过间接计算获得三分量旋转地震动.利用了3炮500 kg炸药的观测资料,3个爆炸点到观测台阵的距离分别是1.8、2.8和8.9 km,计算得到了台阵相对于这3个爆炸点的旋转地震动,其最大峰值旋转角速度分别是41.65、21.98和0.29 μrads/s,与国际同行的旋转地震动结果量级接近.地震动峰值随震中距的衰减是地震工程中关注的问题.提取出三分量的旋转角速度峰值,利用指数函数对三分量的峰值进行拟合,初步得到三分量的旋转地震动角速度峰值随震中距的衰减关系.衰减曲线的主要特征是,1~3 km旋转角速度能量迅速衰减,大于5 km以后衰减逐渐减慢,随着震中距增大曲线的变化越来越趋于平缓.
三分量旋转地震动是目前地球物理研究重点之一.利用爆炸震源的平动地震仪观测资料,通过间接计算获得三分量旋转地震动.利用了3炮500 kg炸药的观测资料,3个爆炸点到观测台阵的距离分别是1.8、2.8和8.9 km,计算得到了台阵相对于这3个爆炸点的旋转地震动,其最大峰值旋转角速度分别是41.65、21.98和0.29 μrads/s,与国际同行的旋转地震动结果量级接近.地震动峰值随震中距的衰减是地震工程中关注的问题.提取出三分量的旋转角速度峰值,利用指数函数对三分量的峰值进行拟合,初步得到三分量的旋转地震动角速度峰值随震中距的衰减关系.衰减曲线的主要特征是,1~3 km旋转角速度能量迅速衰减,大于5 km以后衰减逐渐减慢,随着震中距增大曲线的变化越来越趋于平缓.
2017, 42(4): 652-660.
doi: 10.3799/dqkx.2017.053
摘要:
致密砂岩气层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之一.利用铸体薄片、物性、高压压汞、micro-CT、岩电实验等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二叠系太原组致密砂岩不同成岩相类型对岩电特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4种成岩相类型,包括硅质胶结成岩相、高岭石部分充填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压实致密成岩相.4种成岩相类型地层因素和孔隙度在同一趋势线上,可以采用统一的a,m值.4种成岩相类型的n值有明显差异,取值依次为2.30、1.51、2.03和4.04.含气饱和度解释实例显示,对不同成岩相取不同n值与试气结果吻合较好,优于n值取理论值2的结果.
致密砂岩气层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之一.利用铸体薄片、物性、高压压汞、micro-CT、岩电实验等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二叠系太原组致密砂岩不同成岩相类型对岩电特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4种成岩相类型,包括硅质胶结成岩相、高岭石部分充填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压实致密成岩相.4种成岩相类型地层因素和孔隙度在同一趋势线上,可以采用统一的a,m值.4种成岩相类型的n值有明显差异,取值依次为2.30、1.51、2.03和4.04.含气饱和度解释实例显示,对不同成岩相取不同n值与试气结果吻合较好,优于n值取理论值2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