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26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桐柏山高压变质带及其区域构造型式
    索书田, 钟增球, 张宏飞, 周汉文, 游振东
    2001, 26(6): 551-559.
    摘要:
    桐柏山是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近的构造学和岩石学详细研究表明, 该区广泛分布有大量的、大小不一的榴辉岩及退变质榴辉岩块体, 构成一个延展长约200 km和宽约40 km的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或退变质榴辉岩、遭受过高压变质作用的沉积和火山岩、由榴辉岩退变质而成的片麻岩和片岩、以及面理化的含榴或不含榴的花岗岩组成的高压变质单位(HP), 在组成及变质演化特征方面, 均与大别—苏鲁地区的高压单位类似.构造上, 显示一典型的西北美型变质核杂岩.分隔开由桐柏杂岩组成的核部杂岩单位(CC)及上覆的高压单位的km尺度的伸展拆离带, 具有下和中伸展拆离带的复合性质, 是在高压变质作用期后伸展体制下形成的.桐柏山高压变质带是与大别山地区的高压变质带相联接的, 据其岩石学、构造学及相关的主要构造边界展布特征, 推测该高压变质带穿过南襄盆地有继续向东秦岭延伸的趋势.桐柏山高压变质带是东秦岭造山带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间的构造纽带.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钟增球, 索书田, 张宏飞, 周汉文
    2001, 26(6): 560-567.
    摘要: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组成与结构, 主要是印支期碰撞及高压、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构造和中新生代热-构造演化的结果.在组成上, 除了燕山期及其后的岩浆活动和盆地堆积产物以外, 主要包括核部杂岩单元、超高压单元、高压单元、绿帘-蓝片岩单元和沉积盖层单元等, 此外还有一些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体残留或侵入其中.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整体结构样式类似于北美西部的变质核杂岩带, 即以总体具穹隆形态及多层拆离滑脱带的发育为特征, 构成了以罗田和桐柏山为核部的两个穹隆.超高压单元、高压单元和绿帘蓝片岩单元作为不同的岩片夹持于核部杂岩和沉积盖层之间, 其分布格局受碰撞期后伸展构造格架所制约.
    木兰山蓝片岩中两种文石的产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赵文俞, 刘嵘, 王勤燕, 彭长琪, 张清杰
    2001, 26(6): 568-573.
    摘要:
    微米-纳米尺度显微超显微研究表明, 木兰山蓝片岩中存在微米级粒间文石和亚微米级文石包裹体, 它们是木兰山蓝片岩快速折返动力学机制的证据.并指出木兰山蓝片岩区硬柱石和绿纤石等Ca-Al硅酸盐矿物的缺失与本区变质流体中CO2浓度较高和(或) 岩石中含方解石/文石有关.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流变强度——来自高温高压实验的证据
    金振民, 章军锋, GreenH.W., 金淑燕, 王永锋
    2001, 26(6): 574-580.
    摘要:
    利用Griggs型5GPa高压仪器, 在柯石英稳定域围压条件下(>3GPa)完成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流变学实验, 建立了榴辉岩流变状态本构方程(流动律) : ε=Aexp(-Q/RTn, 应力指数(n)为3.4, 活化能(Q)为4 80kJ/mol, 结构常数(A)为103.3.实验结果表明: (1)作为两相矿物组成的榴辉岩, 其流变学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相矿物(石榴石)和弱相矿物(绿辉石)含量比例; (2)天然榴辉岩塑性变形机制是以位错蠕变为主; (3)根据实验成果比较榴辉岩和上地幔方辉橄榄岩流变学强度相当, 两者耦合在大陆深俯冲10 0km左右深度发生拆沉作用可能性很小, 与上地幔上隆(upwelling)作用有关的造山期后伸展作用对超高压岩石折返更具有重要意义.
    盆地-山岭耦合体系与地球动力学机制
    刘和甫
    2001, 26(6): 581-596.
    摘要:
    盆山耦合分析应该将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板块运动学序列结合起来, 根据地球动力学环境所提出的: 伸展构造体系、挤压构造体系、走滑构造体系和克拉通构造体系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依照板块运动学序列所划分的主要旋回: 裂解阶段、俯冲阶段、碰撞阶段和后造山阶段进行定位与定时分析.伸展构造体系在离散期为陆内裂陷盆地及伸展造山带; 在聚合期为弧后裂陷盆地及张性岩浆弧造山带; 在后造山期为后继裂陷盆地及晚期伸展造山带.挤压构造体系在俯冲期为弧后前陆盆地及俯冲造山带; 在碰撞期为周缘前陆盆地及碰撞造山带; 在再活动期为再生前陆盆地及再生造山带.走滑构造体系在伸展期为走滑拉分盆地及剪张山岭; 在挤压期为走滑挠曲盆地及剪压造山带.克拉通构造体系在裂解期为克拉通内部盆地; 在拼合期为克拉通边缘盆地.
    大地热流研究揭示的中国地壳成分横向变化
    汪洋, 邓晋福
    2001, 26(6): 597-602.
    摘要: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 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同时, 根据Rudnick和Fountain (1995) 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 进而利用生热率数据得到地壳SiO2质量分数.此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与基于地震波速的成分模型相符.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横向变化明显, 东部地区地壳为中性成分, 相对富集强不相容元素; 而西北部盆地地壳成分偏于中基性.华北、扬子和塔里木地壳成分差异较大, 克拉通内部表现出明显的成分非均匀性, 褶皱带地壳一般较克拉通略富长英质组分.
    辉长岩韵律层厚度的分形结构与模拟计算——以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为例
    欧新功, 金淑燕, 金振民
    2001, 26(6): 603-608.
    摘要:
    运用分形理论对四川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厚度进行分维计算, 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手段, 对韵律层理的成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分形计算表明, 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在厚度上具有分形结构, 其分维数介于1.4~1.8之间, 不同级别韵律层的厚度分维数不同, 韵律演化的级别越高, 厚度分维数越大.通过模拟计算的韵律色度分维数与实测韵律层的厚度分维数比较接近, 变化规律也比较相似, 这不仅说明在韵律的演化过程中, 厚度和色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也说明了重力在韵律形成机制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地球的重力作用与地球的其他物理化学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耦合, 形成了这种具有时空分形结构的韵律现象.
    用TEM反演法进行MT静位移的识别和校正
    杨长福, 林长佑
    2001, 26(6): 609-614.
    摘要:
    对瞬变电磁(TEM)资料进行反演时, 采用观测磁场而不用视电阻率, 避免了由于TEM视电阻率定义而引起的误差, 并且由源象磁场和观测磁场之间的拟合进行反演使反演结果受非均匀性影响较小; 将反演结果构置出地电模型, 计算出它的MT曲线作为静位移校正的参考曲线, 使它用于MT静位移校正更为可靠, 同时也解决了两种电磁资料从时间域到频率域的转换问题.由此实现用TEM反演的方法进行MT静位移的识别和校正.实例表明, 这种方法对MT静位移的识别和校正十分有效.
    焉耆盆地中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
    邱荣华, 陈文礼, 林社卿, 杜耀斌, 渠渝鲁
    2001, 26(6): 615-620.
    摘要: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 建立了焉耆盆地中生界层序地层格架, 将其划分为4个层序, 继而分析了各个层序的地层特征、层序演化及各个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展布.研究表明, 焉耆盆地中生代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 盆地总体上以河流—湖泊沼泽相的浅水沉积为主, 湖泊水体深度不大且分布范围有限; 层序Ⅲ的水进体系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时期, 构成了本区良好的盖层; 通过层序构成分析, 探讨了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及区带.
    利用非烃技术探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充注模式
    李素梅, 刘洛夫, 王铁冠, 郭绍辉, 黎茂稳
    2001, 26(6): 621-626.
    摘要:
    通过对尕斯库勒E31油藏原油中性含氮非烃化合物的分析, 确认吡咯类化合物的油气运移效应显著.研究表明, E31油藏的主要油气注入点在背斜油藏的东北端, 西侧翼为其次要的油气注入点.推测尕斯库勒背斜油藏东北方向的茫崖凹陷为其主要的油源区, 尕斯断陷仅提供少部分油气.E31油藏的形成机制有其特定的地质条件, 侧上式和断接式为其主要的成藏模式.
    应用地气、X荧光、氡气测量方法识别金矿含矿及无矿构造——以川西北阿西金矿和石棉田湾金矿为例
    滕彦国, 倪师军, 张成江, 庹先国, 童纯菡
    2001, 26(6): 627-630.
    摘要:
    寻找构造带对于矿产勘查具有积极意义, 对构造的含矿性进行判别, 尤其对于野外地表露头无矿化显示及隐伏构造的含矿性更为关键.为了对构造的含矿性进行快速识别, 采用X荧光测量方法、α杯测氡方法、地气测量方法等现场方法及不同方法技术的配合进行了金矿含矿与无矿构造的识别研究.川西北阿西金矿及石棉田湾金矿的试验结果表明, 上述方法技术及其组合可以有效地判别金矿含矿和无矿构造.
    陕甘川邻接区滑脱挤出构造与金矿的关系
    曾佐勋, 胡以铿, 周继彬, 刘立林, 樊春, 杨巍然
    2001, 26(6): 631-637.
    摘要:
    分析了陕甘川邻接区滑脱挤出构造与金矿床的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及其对地球化学元素活化迁移作用.认为陕甘川邻接区的大型、特大型金矿主要受第二和第一次级滑脱带控制, 为该区金矿远景区的预测提供了构造依据.
    软土地基上填土桥坡工后沉降三维有限元研究
    安关峰, 李红, 施建华
    2001, 26(6): 638-642.
    摘要:
    采用适用于上海饱和软土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模型, 研制了三维有限元软件.应用该软件对软土地基上填土桥坡的工后沉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研究, 并将计算值与实测结果作了比较, 认为软土路基的蠕变效应是造成桥坡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
    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蔡述明, 杜耘, 黄进良, 吴胜军, 薛怀平
    2001, 26(6): 643-647.
    摘要:
    洪涝灾害的防治是长江中游地区急需解决的首要环境问题.讨论了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深层次成因, 探讨了运用“3S”技术建设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与决策系统的可能性, 初步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框架和试验区建设的结构流程.以期通过该系统的建设, 利用高新技术手段, 为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GPS定位技术在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监测中的试验分析
    吴北平, 李征航, 徐绍铨
    2001, 26(6): 648-652.
    摘要:
    采用GPS定位技术对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监测进行试验性研究, 是实现对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的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分析、研究和论证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崩滑监测的可行性并制定技术规程; 建立从链子崖至巴东段的地质灾害GPS监测试验(示范).基于GPS技术在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监测中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GPS监测的最佳时段、最佳时段长度、最佳截止高度角的选取及适宜采用的软件和星历等问题, 结果表明, 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崩滑地质灾害监测能够满足其精度要求, 该项技术是可行的.
    GIS和SDSS在高速公路选线之中的应用
    贾永刚, 广红, 王义
    2001, 26(6): 653-656.
    摘要: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 技术为基础, 以地理信息系统工具CITYSTAR为平台, 以VB为开发工具, 在高速公路选线理论的指导下并考虑选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对如何把GIS和SDSS应用到高速公路选线中进行了探讨, 并以青岛、黄岛、灵山卫、南岭等环胶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 初步设计出了高速公路选线决策支持系统.
    钾长石粉酸浸除铁的实验研究
    郑骥, 马鸿文, 陈煌, 任宜飞, 荣波
    2001, 26(6): 657-660.
    摘要:
    在利用钾长石粉合成沸石分子筛和制取碳酸钾技术中, 铁的存在会降低沸石的白度.对北京平谷、天津蓟县、内蒙白云鄂博三地钾长石粉进行硫酸酸浸除铁实验, 获得最大铁浸出率分别为88.6%、93.2%和64.6%, 且前两地钾长石粉中铁的浸出行为相似, 酸浸除铁效果均优于白云鄂博钾长石粉.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硫酸浓度、酸浸温度和时间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表明三者对不同地区钾长石粉酸浸除铁效果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钾长石酸浸除铁反应开始时, 铁的溶解极快, 反应速率主要由化学反应控制; 其后溶解相对缓慢, 反应速率则由扩散作用控制.
    矿产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
    余瑞祥, 洪水峰
    2001, 26(6): 661-664.
    摘要: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化贡献、市场化贡献、城市化贡献和交通贡献4个方面, 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总体上讲, 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体现在矿产资源而不在农业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部地区的智力支持系统和科技能力发育程度比较低,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一个资金积累和市场发育过程.工业化是实现西部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以矿业为主导产业, 大规模地开发矿产资源并注重矿业后问题,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