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28卷 第4期
2003, 28(4): 361-369.
摘要:
国际地层指南中指出, 地层学应扩展为包括对构成地壳的所有岩石体的描述.所有各类岩石(沉积的、火成的、变质的、固结的和非固结的) 都属于地层学和地层分类的总体研究范畴.传统地层学主要针对沉积成因地层, 虽然拓展包括了一部分火山喷出岩, 如熔岩类、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灰等层状火山岩, 其形成的力学机制基本上是重力机制, 即向地心方向受重力作用逐渐累积.本文将重力机制下形成的地层及其适度扩展物(如沉积变质和沉积火山岩类) 称之为史密斯地层.现代地层学概念中, 形成地层的力学机制不仅仅是重力, 而且包括了热力(如蛇绿岩)、机械力或构造力(如混杂岩、构造岩等).非重力机制或非沉积成因的地层, 亦都有时空顺序, 其顺序服从各自的力学机制和成因, 但不服从史密斯地层的叠覆律; 这些非重力机制形成的地层不属于史密斯地层学的范畴, 本文称之为非史密斯地层.造山带混杂岩区主要依据构造力作用机制不同, 其非史密斯地层形成方式可区分为俯冲刮削拼贴式、俯冲折返拼贴式和仰冲推覆式等.
国际地层指南中指出, 地层学应扩展为包括对构成地壳的所有岩石体的描述.所有各类岩石(沉积的、火成的、变质的、固结的和非固结的) 都属于地层学和地层分类的总体研究范畴.传统地层学主要针对沉积成因地层, 虽然拓展包括了一部分火山喷出岩, 如熔岩类、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灰等层状火山岩, 其形成的力学机制基本上是重力机制, 即向地心方向受重力作用逐渐累积.本文将重力机制下形成的地层及其适度扩展物(如沉积变质和沉积火山岩类) 称之为史密斯地层.现代地层学概念中, 形成地层的力学机制不仅仅是重力, 而且包括了热力(如蛇绿岩)、机械力或构造力(如混杂岩、构造岩等).非重力机制或非沉积成因的地层, 亦都有时空顺序, 其顺序服从各自的力学机制和成因, 但不服从史密斯地层的叠覆律; 这些非重力机制形成的地层不属于史密斯地层学的范畴, 本文称之为非史密斯地层.造山带混杂岩区主要依据构造力作用机制不同, 其非史密斯地层形成方式可区分为俯冲刮削拼贴式、俯冲折返拼贴式和仰冲推覆式等.
2003, 28(4): 370-376.
摘要:
数字地质填图是指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的野外获取及其成果的数字化统一性再现.当前数字地质填图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填图系统的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和再现地质实体在地球表面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 通过野外观测路线的调查, 对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制图.在掌上机WindowsCE平台上, 实现了数字填图所需的基本GIS基本功能(GPS定位路线采集、素描), 实现了遥感系统与数字填图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数字地质填图是指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的野外获取及其成果的数字化统一性再现.当前数字地质填图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填图系统的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和再现地质实体在地球表面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 通过野外观测路线的调查, 对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制图.在掌上机WindowsCE平台上, 实现了数字填图所需的基本GIS基本功能(GPS定位路线采集、素描), 实现了遥感系统与数字填图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2003, 28(4): 377-383.
摘要:
从近2 0年地质填图中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 在确定地质填图空间数据表达的基础上, 遵循传统地质填图的规律, 在不约束地质学家地质思维的前提下, 既能满足计算机处理的需要, 又能保证地质工作者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观测数据, 在描述各类地质信息空间关系的基础上, 创建了数字地质填图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PRB数字填图技术, 并对构成PRB数字填图技术、PRB数据模型、PRB基本过程、PRB基本过程组合的规则、PRB过程的公共机制、PRB过程基本程式、PRB数据操作、PRB字典、三级PRB体系、PRB数据流“栈”、PRB数据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的PRB数字填图技术与方法体系进行了讨论.基于该项技术开发的数字填图系统和集GPS一体化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已在野外填图中推广应用, 实践效果很好.本文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总结而完成的.
从近2 0年地质填图中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 在确定地质填图空间数据表达的基础上, 遵循传统地质填图的规律, 在不约束地质学家地质思维的前提下, 既能满足计算机处理的需要, 又能保证地质工作者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观测数据, 在描述各类地质信息空间关系的基础上, 创建了数字地质填图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PRB数字填图技术, 并对构成PRB数字填图技术、PRB数据模型、PRB基本过程、PRB基本过程组合的规则、PRB过程的公共机制、PRB过程基本程式、PRB数据操作、PRB字典、三级PRB体系、PRB数据流“栈”、PRB数据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的PRB数字填图技术与方法体系进行了讨论.基于该项技术开发的数字填图系统和集GPS一体化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已在野外填图中推广应用, 实践效果很好.本文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总结而完成的.
2003, 28(4): 385-388.
摘要:
PRB数字地质填图前期数据准备包括软硬件准备、地形图数值化、前人资料的收集和室内录入、多元数据的叠加和整合、PRB过程字典库的编制等方面.PRB过程字典库由结构化字典、填缺式字典和描述性字典3部分组成.结构化字典和填缺式字典可直接查询, 为1~1.5级字典, 描述性字典为2级字典, 需要2级查询.不同的字典类型均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存在, 文件名后缀为.DIC.
PRB数字地质填图前期数据准备包括软硬件准备、地形图数值化、前人资料的收集和室内录入、多元数据的叠加和整合、PRB过程字典库的编制等方面.PRB过程字典库由结构化字典、填缺式字典和描述性字典3部分组成.结构化字典和填缺式字典可直接查询, 为1~1.5级字典, 描述性字典为2级字典, 需要2级查询.不同的字典类型均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存在, 文件名后缀为.DIC.
2003, 28(4): 389-394.
摘要:
祁连山东南缘隆升是来自印度板块挤压的远程效应与该区周边地块的存在及其活动的相互制约作用而产生的挤压隆升、伸展隆升和左旋走滑隆升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志性构造及主应力分析表明, 自早更新世以来, 隆升动力机制不断发生转换, 在早更新世早期以北东-南西向挤压为主, 中更新世早期至全新世早期以北东-南西向拉张、近东-西向的拉张为主, 全新世晚期以北西-南东向左旋扭动为主.根据湟水河阶地有关数据估算出的不同时段河谷下切速率为: 1.4 1× 103 ~ 36.4ka间平均速率较慢(0.11mm/a), 36.4ka至今较快(1.5 4mm/a), 其中10.5~ 3ka间最快(2.2 7~ 2.80mm/a), 显示该区自1.4 1Ma至今构造隆升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变化趋势.
祁连山东南缘隆升是来自印度板块挤压的远程效应与该区周边地块的存在及其活动的相互制约作用而产生的挤压隆升、伸展隆升和左旋走滑隆升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志性构造及主应力分析表明, 自早更新世以来, 隆升动力机制不断发生转换, 在早更新世早期以北东-南西向挤压为主, 中更新世早期至全新世早期以北东-南西向拉张、近东-西向的拉张为主, 全新世晚期以北西-南东向左旋扭动为主.根据湟水河阶地有关数据估算出的不同时段河谷下切速率为: 1.4 1× 103 ~ 36.4ka间平均速率较慢(0.11mm/a), 36.4ka至今较快(1.5 4mm/a), 其中10.5~ 3ka间最快(2.2 7~ 2.80mm/a), 显示该区自1.4 1Ma至今构造隆升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变化趋势.
2003, 28(4): 395-400.
摘要:
在RGMAP平台下,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 结合野外路线调查、图切构造地貌剖面,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东南麓(达坂山—拉脊山) 地区典型层状地貌分布发育特征, 初步识别出了调查区的两级夷平面(一级夷平面海拔3000m、二级夷平面4000m左右)、多级山足剥蚀面(1~ 11级) 及主要入海水系如黄河及其支流, 如湟水河、大通河发育的河流阶地系列, 其中湟水河发育7级河流阶地, 黄河5级河流阶地, 黄河干流于盐锅峡段贯通之前, 湟水河一度为黄河上游源头.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 本文详细描述了各级层状地貌分布特征、沉积学、形成时代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联, 说明典型层状地貌的发育是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间歇性构造抬升的结果.
在RGMAP平台下,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 结合野外路线调查、图切构造地貌剖面,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东南麓(达坂山—拉脊山) 地区典型层状地貌分布发育特征, 初步识别出了调查区的两级夷平面(一级夷平面海拔3000m、二级夷平面4000m左右)、多级山足剥蚀面(1~ 11级) 及主要入海水系如黄河及其支流, 如湟水河、大通河发育的河流阶地系列, 其中湟水河发育7级河流阶地, 黄河5级河流阶地, 黄河干流于盐锅峡段贯通之前, 湟水河一度为黄河上游源头.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 本文详细描述了各级层状地貌分布特征、沉积学、形成时代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联, 说明典型层状地貌的发育是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间歇性构造抬升的结果.
2003, 28(4): 401-406.
摘要:
通过从青海省民和县松树公社上路家堡古近系西宁群(EN1X) 剖面所获得的孢粉可知, 以拟白刺粉属、麻黄粉属为主, 青海粉属、藜粉属次之, 伴有其他孢粉成分参与的这种孢粉组合特征, 反映的是晚始新世西北地区孢粉植物群面貌, 属灌丛植被类型, 即以蒺藜科的白刺属和麻黄科的麻黄属植物为主的灌木繁盛, 乔木植物零星分布, 难以形成大片林地的植物景观.同时从出现的孢粉属种的生态习性分析, 说明当时的气候较炎热、干旱少雨, 大体相当于我国目前中亚热带气候类型.
通过从青海省民和县松树公社上路家堡古近系西宁群(EN1X) 剖面所获得的孢粉可知, 以拟白刺粉属、麻黄粉属为主, 青海粉属、藜粉属次之, 伴有其他孢粉成分参与的这种孢粉组合特征, 反映的是晚始新世西北地区孢粉植物群面貌, 属灌丛植被类型, 即以蒺藜科的白刺属和麻黄科的麻黄属植物为主的灌木繁盛, 乔木植物零星分布, 难以形成大片林地的植物景观.同时从出现的孢粉属种的生态习性分析, 说明当时的气候较炎热、干旱少雨, 大体相当于我国目前中亚热带气候类型.
2003, 28(4): 407-413.
摘要:
中祁连拉脊山、化隆地区的变质核杂岩是由韧性变形的太古宙、元古宙化隆群变质岩系组成核; 由脆-韧性变形和经受了低压变质的中、上寒武统和岩体组成中间层; 由脆性变形和未变质的下白垩统组成盖层.变质核杂岩的组成与结构显示了对称伸展和隆升的特征.23~ 32Ma是快速隆升的时期.主剥离断层剪切位移量约25~ 27km, 并根据矿物对计算, 变质核杂岩的伸展变质温度约625~ 630℃, 变质深度约20km, 变质压力约为0.63GPa, 属偏低压型区域热流变质作用.从青藏高原热壳、热幔、厚壳的演化历史及构造隆升活动来看, 认为拉脊山、化隆变质核杂岩是地幔热隆引起地壳伸展的典型实例, 是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和高原隆升的重要窗口.
中祁连拉脊山、化隆地区的变质核杂岩是由韧性变形的太古宙、元古宙化隆群变质岩系组成核; 由脆-韧性变形和经受了低压变质的中、上寒武统和岩体组成中间层; 由脆性变形和未变质的下白垩统组成盖层.变质核杂岩的组成与结构显示了对称伸展和隆升的特征.23~ 32Ma是快速隆升的时期.主剥离断层剪切位移量约25~ 27km, 并根据矿物对计算, 变质核杂岩的伸展变质温度约625~ 630℃, 变质深度约20km, 变质压力约为0.63GPa, 属偏低压型区域热流变质作用.从青藏高原热壳、热幔、厚壳的演化历史及构造隆升活动来看, 认为拉脊山、化隆变质核杂岩是地幔热隆引起地壳伸展的典型实例, 是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和高原隆升的重要窗口.
2003, 28(4): 414-418.
摘要:
简要介绍安徽巢湖平顶山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平顶山西坡剖面112.8 m厚的下三叠统地层所采集的286件牙形石样品, 经处理后获得2 870余枚牙形石样本, 经鉴定共有11属51种.这些属分别是Hindeodus, Isarcicella(?), Neogondolella, Neospathodus, Platyvillosus, Cratognathodus, Parachirognathus, Pachycladina, Ellisonia, Aduncodina和Cornudina.牙形石生物地层从老到新可划分为9个牙形石带: (1)Hindeodus typicalis- Neogondolella planata带; (2)Neogondolella krystyni带; (3)Neospathodus kummeli带; (4)Neospathodus dieneri带; (5)Neospathodus n. sp. C- Neospathodus n.sp. D带; (6) Neospathodus waageni带; (7)Neospathodus n.sp. M带; (8)Neospathodus eotriangularis带; (9) Neospathodus abruptus- Neospathodus homeri带.牙形石的组合面貌基本可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牙形石带相对比.但其中牙形石(2), (3), (5), (7), (8)带为巢湖地区首次建立.在下三叠统菊石带控制下所建立的连续的牙形石分带对全球的三叠系阶的对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牙形石; 牙形石生物地层; 下三叠统; 安徽巢湖.
简要介绍安徽巢湖平顶山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平顶山西坡剖面112.8 m厚的下三叠统地层所采集的286件牙形石样品, 经处理后获得2 870余枚牙形石样本, 经鉴定共有11属51种.这些属分别是Hindeodus, Isarcicella(?), Neogondolella, Neospathodus, Platyvillosus, Cratognathodus, Parachirognathus, Pachycladina, Ellisonia, Aduncodina和Cornudina.牙形石生物地层从老到新可划分为9个牙形石带: (1)Hindeodus typicalis- Neogondolella planata带; (2)Neogondolella krystyni带; (3)Neospathodus kummeli带; (4)Neospathodus dieneri带; (5)Neospathodus n. sp. C- Neospathodus n.sp. D带; (6) Neospathodus waageni带; (7)Neospathodus n.sp. M带; (8)Neospathodus eotriangularis带; (9) Neospathodus abruptus- Neospathodus homeri带.牙形石的组合面貌基本可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牙形石带相对比.但其中牙形石(2), (3), (5), (7), (8)带为巢湖地区首次建立.在下三叠统菊石带控制下所建立的连续的牙形石分带对全球的三叠系阶的对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牙形石; 牙形石生物地层; 下三叠统; 安徽巢湖.
2003, 28(4): 419-424.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分布于印支期不整合面之下, 次生孔隙是最主要的石油储集空间.在大量薄片研究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 从岩石物性、长石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高岭石和长石含量纵向变化等证据出发, 认为延长组砂岩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与印支期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水的溶解作用有关, 而不是埋藏成岩过程中有机酸溶解作用的结果, 同时人们也应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碎屑岩储层质量预测模式作必要更改.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分布于印支期不整合面之下, 次生孔隙是最主要的石油储集空间.在大量薄片研究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 从岩石物性、长石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高岭石和长石含量纵向变化等证据出发, 认为延长组砂岩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与印支期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水的溶解作用有关, 而不是埋藏成岩过程中有机酸溶解作用的结果, 同时人们也应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碎屑岩储层质量预测模式作必要更改.
2003, 28(4): 425-430.
摘要:
层序界面的形成伴随着剥蚀夷平、水道下切、构造抬升等古地貌改造作用; 层序的样式、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的平面分布及削截、超覆尖灭、前积角度、退积幅度等地震反射特征也受古地貌的直接影响.因而, 层序地层提供了可供古地貌分析的信息.通过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应用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上超尖灭线、坡折线、褶皱形态等标志, 识别了SQ1、SQ3层序发育时期的隆起、差异压实低凸起、斜坡、缓坡、凹陷等古地貌单元, 揭示了SQ3层序发育之前的构造挤压活动, 应用Ⅱ油组的砂体平面分布验证了古地貌分析结果.综合上述分析, SQ1、SQ3层序发育时期, 斜坡带和凹陷带有助于低位体系域砂体局部聚集, 是研究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场所.
层序界面的形成伴随着剥蚀夷平、水道下切、构造抬升等古地貌改造作用; 层序的样式、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的平面分布及削截、超覆尖灭、前积角度、退积幅度等地震反射特征也受古地貌的直接影响.因而, 层序地层提供了可供古地貌分析的信息.通过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应用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上超尖灭线、坡折线、褶皱形态等标志, 识别了SQ1、SQ3层序发育时期的隆起、差异压实低凸起、斜坡、缓坡、凹陷等古地貌单元, 揭示了SQ3层序发育之前的构造挤压活动, 应用Ⅱ油组的砂体平面分布验证了古地貌分析结果.综合上述分析, SQ1、SQ3层序发育时期, 斜坡带和凹陷带有助于低位体系域砂体局部聚集, 是研究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场所.
2003, 28(4): 431-439.
摘要:
选择峨眉山玄武岩区2个出露最全的云南永胜大迪里剖面和宾川上仓剖面进行了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少数样品的Pb同位素与Hanan和Graham定义的C组分相似, 而大多数样品则不在C组分范围之内, 说明除地幔柱物质外, 有岩石圈物质的加入.在多元同位素图解上, 峨眉山玄武岩位于EMⅠ、EMⅡ和DMM三端元之间, 表明其源区可以由地幔柱、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和地壳不同程度的混合来解释.结合已有的微量元素资料分析, 其中的地壳组分主要为下地壳, 而早期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由于通道不畅通, 有较多的上地壳组分的混染.岩石圈地幔的富集作用可能与地幔柱释放出的小体积富Na、P而贫K的流体交代作用有关.粗面岩的同位素组成和玄武岩接近, 说明粗面岩是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
选择峨眉山玄武岩区2个出露最全的云南永胜大迪里剖面和宾川上仓剖面进行了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少数样品的Pb同位素与Hanan和Graham定义的C组分相似, 而大多数样品则不在C组分范围之内, 说明除地幔柱物质外, 有岩石圈物质的加入.在多元同位素图解上, 峨眉山玄武岩位于EMⅠ、EMⅡ和DMM三端元之间, 表明其源区可以由地幔柱、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和地壳不同程度的混合来解释.结合已有的微量元素资料分析, 其中的地壳组分主要为下地壳, 而早期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由于通道不畅通, 有较多的上地壳组分的混染.岩石圈地幔的富集作用可能与地幔柱释放出的小体积富Na、P而贫K的流体交代作用有关.粗面岩的同位素组成和玄武岩接近, 说明粗面岩是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
2003, 28(4): 445-454.
摘要:
探讨了建立非线性矿床模型对难识别的非常规矿产资源评价的可能性.首先评述了非线性理论在成矿动力学和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以及非常规矿床与非常规矿产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然后引进了以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为例的多维分形非线性成矿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非线性成矿系统必然导致元素富集和聚集的奇异分布及矿床分布的广义自相似性规律.广义自相似性刻画了成矿的外在多样性和内在相似性.介绍了2种最新研究的“奇异分析”和“广义自相似性”异常分解方法.采用文中所建议的非线性矿床模型方法对加拿大北部Gowganda地区的热液型Co, Ni, Ag, As, Pb 5种元素矿产进行了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 以“广义自相似性”和“奇异分析”为基础的非线性矿床模型及GIS信息综合技术对非常规难识别矿产资源评价是有效的.
探讨了建立非线性矿床模型对难识别的非常规矿产资源评价的可能性.首先评述了非线性理论在成矿动力学和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以及非常规矿床与非常规矿产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然后引进了以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为例的多维分形非线性成矿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非线性成矿系统必然导致元素富集和聚集的奇异分布及矿床分布的广义自相似性规律.广义自相似性刻画了成矿的外在多样性和内在相似性.介绍了2种最新研究的“奇异分析”和“广义自相似性”异常分解方法.采用文中所建议的非线性矿床模型方法对加拿大北部Gowganda地区的热液型Co, Ni, Ag, As, Pb 5种元素矿产进行了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 以“广义自相似性”和“奇异分析”为基础的非线性矿床模型及GIS信息综合技术对非常规难识别矿产资源评价是有效的.
2003, 28(4): 455-460.
摘要:
在阐述盆地地质和含水系统、水文地质期、水压系统的定位基础上,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采用反演法、地静压力法, 模拟计算了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的砂、泥岩恢复厚度、压出水量、水交替强度.计算表明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的压挤式水交替强度均小于1, 累加值Es2、Es1、Ed层的大于1, Ng、Nm层的小于1;Ed层渗入水交替强度为0.4 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渗流场的高水压带位置和流动态势具有相似性, 并均以离心型流动为主要特征.水的初始与现代化学及其演化研究表明, 6个研究层段均起始于不同浓度的同生沉积成因水, 除Ek1层局部水的现代浓度比初始浓度显著降低, 朝稀释淡化、反向变质的方向演化外, 其他5个层段水的现代浓度比初始浓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高, 朝浓缩盐化、正向变质的地球化学方向发展, 最终演化成为不同浓度的后生沉积成因水.
在阐述盆地地质和含水系统、水文地质期、水压系统的定位基础上,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采用反演法、地静压力法, 模拟计算了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的砂、泥岩恢复厚度、压出水量、水交替强度.计算表明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的压挤式水交替强度均小于1, 累加值Es2、Es1、Ed层的大于1, Ng、Nm层的小于1;Ed层渗入水交替强度为0.4 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渗流场的高水压带位置和流动态势具有相似性, 并均以离心型流动为主要特征.水的初始与现代化学及其演化研究表明, 6个研究层段均起始于不同浓度的同生沉积成因水, 除Ek1层局部水的现代浓度比初始浓度显著降低, 朝稀释淡化、反向变质的方向演化外, 其他5个层段水的现代浓度比初始浓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高, 朝浓缩盐化、正向变质的地球化学方向发展, 最终演化成为不同浓度的后生沉积成因水.
2003, 28(4): 461-466.
摘要:
长江水患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华北缺水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环境问题.长江洪水资源化是使二者能够得到统筹解决而提出的一种思路.洪水资源化就是实现由灾害水向资源水和环境水的转化.长江洪水资源化不仅是由长江水资源特点、流域水旱交替频率加大及不断增加的水资源需求所决定, 也是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蓄洪是洪水资源化的基础, 应在完善流域水库网络体系的基础上, 考虑人工控湖工程, 特别要重视蓄洪区建设, 通过“给水让地”, 实现“以土地换和平”和洪水资源化; 可通过引洪冲湖, 治理流域污染湖泊; 南水北调应以调洪水为主, 可通过蓄洪调水和直接引洪北调来实现.
长江水患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华北缺水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环境问题.长江洪水资源化是使二者能够得到统筹解决而提出的一种思路.洪水资源化就是实现由灾害水向资源水和环境水的转化.长江洪水资源化不仅是由长江水资源特点、流域水旱交替频率加大及不断增加的水资源需求所决定, 也是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蓄洪是洪水资源化的基础, 应在完善流域水库网络体系的基础上, 考虑人工控湖工程, 特别要重视蓄洪区建设, 通过“给水让地”, 实现“以土地换和平”和洪水资源化; 可通过引洪冲湖, 治理流域污染湖泊; 南水北调应以调洪水为主, 可通过蓄洪调水和直接引洪北调来实现.
2003, 28(4): 467-470.
摘要:
GZAF电子探针分析和控制系统软件Windows版采用VB和VC自主开发, 可运行于Win98等操作系统下.具有较全面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控制功能, 主要有: 硬件系统设置、校正和驱动、定量分析及数据处理、多种定性分析模式、大样品线扫描分析、大样品面/线自动/手动布点定量分析及相应的图像生成和显示、X射线特征谱分析、薄膜厚度分析等.分析报告方式有电子表格、数据库、文本文件、平面或立体图形和图像文件.所有报告都可以直接在Of fice、WPS、Access、Photoshop等通用软件中引用和加工.该软件移植性强, 只要提供32位标准的电子探针硬件接口, GZAF即可应用于任何厂家的电子探针上.GZAF可以半脱机或完全脱机使用, 灵活方便地为所有探针用户服务.
GZAF电子探针分析和控制系统软件Windows版采用VB和VC自主开发, 可运行于Win98等操作系统下.具有较全面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控制功能, 主要有: 硬件系统设置、校正和驱动、定量分析及数据处理、多种定性分析模式、大样品线扫描分析、大样品面/线自动/手动布点定量分析及相应的图像生成和显示、X射线特征谱分析、薄膜厚度分析等.分析报告方式有电子表格、数据库、文本文件、平面或立体图形和图像文件.所有报告都可以直接在Of fice、WPS、Access、Photoshop等通用软件中引用和加工.该软件移植性强, 只要提供32位标准的电子探针硬件接口, GZAF即可应用于任何厂家的电子探针上.GZAF可以半脱机或完全脱机使用, 灵活方便地为所有探针用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