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29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油气运移基础理论与油气勘探
    李明诚
    2004, 29(4): 379-383.
    摘要:
    在非均质地层中, 烃类的扩散流和体积流可以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扩散流有助于烃类从源岩中排出, 并通过流动方式的转变直接参与油气的聚集成藏.在致密泥岩层中, 扩散流和体积流的计算流速分别为4~18 m/Ma和3~15 m/Ma, 几乎没有差别, 说明泥岩中的流动也可以用达西公式来表述.虽然油气的浮力流和渗流都是地下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但油气在水中上浮不呈连续相流动.因此不要求也不能用达西公式表述临界运移饱和度和相对渗透率.优势运移通道和有效运移空间是2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 后者是指地层中真正发生了油气运移的空间.大约有70%的油气藏位于优势运移通道上, 而在运载层中有效运移通道空间约占总孔隙空间的5%~10%.圈闭的封盖强度与闭合度有3种不同的组合类型, 它们是世界上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根据研究和统计, 世界石油储量的半衰期约为29 Ma, 大油田的中值年龄约为35 Ma.根据烃类的微渗漏流量计算, 中-大型油气藏的平均自然年龄约为50~100 Ma.
    排烃门限存在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应用
    庞雄奇, 李素梅, 金之钧, 黎茂稳
    2004, 29(4): 384-390.
    摘要:
    排烃门限概念的提出为有效源岩的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在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地球化学的方法论证了排烃门限的客观存在.研究表明, 源岩进入排烃门限后, 其反映生烃潜能的指标(S1+S2)/TOC、氢指数以及反映烃源岩残留烃量的指标氯仿沥青“A”都开始明显降低; 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的化学成分、生物标志物的含量与分布特征也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没有进入排烃门限的源岩可溶有机质与原油差别大, 进入门限后的源岩可溶有机质开始与原油组分较为一致.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段泥岩和页岩的排烃门限分别为2 200 m和2 000 m左右, 排烃强度分别为0~1 100 kg/m2和0~150 kg/m2, 累积排出烃量为7.365×108 t和1.435×108 t.
    库车坳陷的油气运移全定量模拟
    石广仁, 张庆春
    2004, 29(4): 391-396.
    摘要:
    为了给库车坳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定量依据, 使用盆地模拟软件BASIMS对该坳陷的地史、热史、成岩史、生烃史、排烃史及运聚史进行了全定量模拟.其中油气初次运移的模拟使用简易而实用的方法, 即: 对于油气初次运移, 采用沉积压实渗流法求排油、物质平衡法求排气; 对于油气二次运移, 采用基于浮力驱动及达西定律的拟三维运聚模型.除了讨论这些数值方法的敏感性参数(参数敏感性与风险分析、排烃分配因子、断层及不整合面的渗透率、油气储集单元的确定) 外, 给出了排烃史和运聚史的模拟结果, 其聚集量的模拟结果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位置上与实际情况符合, 尤其是预测出的几个有利勘探目标后来被勘探结果所证实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石油运移模式与成藏期
    侯启军, 冯子辉, 霍秋立
    2004, 29(4): 397-403.
    摘要:
    海拉尔盆地由多个凹陷构成, 油气潜在资源丰富.研究含油凹陷油气的来源、油气充注方向及成藏时间对指导盆地油气勘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乌尔逊凹陷为例, 采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定量分析技术, 研究了石油的来源及运移方向;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法、源岩生排烃史法及储层流体包裹体测温法, 探讨了石油成藏期.结果表明, 原油主要来源于凹陷南部“烃源灶”内的南屯组生油岩, 油气成藏中发生了侧向运移.通源大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断层两盘的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苏仁诺尔构造带石油沿断裂向北东方向运移, 最大距离可达20 km.乌尔逊凹陷有3次成藏期, 其中距今100 Ma左右的伊敏组沉积末期是该区的主要成藏期.凹陷中随油藏与“烃源灶”距离的减小, 成藏期呈现逐渐变晚的趋势.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异常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
    罗晓容, 肖立新, 李学义, 张立强, 曾治平, 王兆明
    2004, 29(4): 404-412.
    摘要: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盆地演化时间长, 近期构造活动剧烈, 构造应力场复杂, 地层异常压力高且分布极不规律, 对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对油气的成藏过程影响极大.据实测资料和间接估算数据所展示的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分析了砂砾岩地层和泥岩地层在压力成因和分布等方面的差异, 从不同渗透性地层内压力形成的机制和分布特征的角度讨论了控制和影响现今压力分布的地质因素.准噶尔盆地南缘存在的极高地层压力是在压实作用、构造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地层高压背景下, 叠加了近期因断裂活动和背斜构造快速形成所引起的他源高压而形成的.沉积相带分布、压实作用、构造应力、地层的形变和断裂的活动过程等都明显地影响了压力的演化和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千峰组低压气藏特征
    杨华, 姬红, 李振宏, 孙六一
    2004, 29(4): 413-419.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的气源主要来自于山西组-太原组的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 上石盒子组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泥岩, 具有很强的封盖能力, 天然气很难穿层运移.近年来, 相继在盆地东部的石千峰组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次生气藏, 其形成机理逐步引起了勘探家的关注.根据次生气藏的特点, 结合包裹体测试计算, 认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下部超压地层进行超压释放, 从而在区域性盖层内部形成一系列泄压通道, 原生气藏泄漏而形成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下部高温高压原生气藏的形成、原生气藏泄压与次生气藏的形成、次生气藏的长时间调整3个阶段.
    地层抬升过程中的砂体回弹作用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姜振学, 庞雄奇, 金之钧, 关德范, 李玉喜
    2004, 29(4): 420-426.
    摘要:
    地层抬升是盆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以往多强调其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而忽略了其对油气成藏贡献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粒级砂体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回弹量实验模拟, 建立了其在地层抬升过程中不同地质条件下砂体回弹量模板; 以大庆长垣为典型解剖实例, 结合地层埋藏史、油气生排烃史研究, 进而建立地层抬升造成的减压增容效应与油气成藏的定量关系模型, 定量评估出大庆长垣地层抬升造成的砂体回弹效应对油气成藏贡献是13.43%~40.46%.对油气成藏机理进行了新的探讨, 可为油气资源分布预测研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热力作用下石油流体运移的能量方程
    邱楠生, 方家虎
    2004, 29(4): 427-432.
    摘要:
    为了探讨油气运移成藏机制, 从热力学角度论证了热可以作为油运移的动力, 并根据模拟实验结果首次建立热力系条件下热作为流体运移动力时流体流动的能量方程, 研究了流体在热力作用下焓的变化情况.在模拟实验中油运移的速度和距离取决于油(流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及焓.由此, 有可能对热作为石油流体输运动力进行半定量-定量研究.同时, 结合实际例子探讨了热力学系统中流体运动的热力学关系, 认为热作为流体输运的动力在实际盆地中比较复杂.如果从单一因素(热)来考虑流体运移动力, 则取决于热的大小和输导层的物性、产状等.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异常压力演化与天然气成藏模式
    王震亮, 孙明亮, 张立宽, 李耀华, 张健
    2004, 29(4): 433-439.
    摘要: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发育异常高的流体压力, 组内构成了互层式的生、储、盖组合, 探讨异常高压背景下的天然气运移成藏特点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量实测压力数据, 得出了川西地区异常压力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以现今实测压力、压实研究和包裹体测试获得的古压力为约束条件, 应用所建立的异常压力数学模型恢复异常压力的演化历史. 研究发现, 地层压力的纵向分布可概括为南部地区的“两段式”和北部地区的“三段式”, 北部的超压幅度最大, 平面上超压中心位于梓潼凹陷.早侏罗世—古近纪须家河组内发育沉积型超压, 新近纪—现今则新增构造型超压.以流体压力的分布及其演化为主线, 结合其他主要成藏要素, 建立了3种典型的天然气成藏模式.
    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成藏体系及有效运移优势通道
    杨明慧, 金之钧, 吕修祥, 孙冬胜
    2004, 29(4): 440-444.
    摘要:
    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成藏体系由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侧断坡断层输导体系和侧断坡相关背斜构造圈闭构成.相对于走滑断层而言, 侧断坡断层是有效的天然气运移优势通道.研究表明, 侏罗系煤系生成的天然气通过侧断坡断层向上运移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侧断坡相关背斜的砂岩储集层聚集成藏, 异常压力的幕式泄压可能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式.克拉2、迪那2、迪那1和吐孜1等气田的发现是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成藏体系的有效体现.侧断坡相关背斜是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使用流体压差法建立根缘油气藏动态平衡
    张金川, 蔡忠贤, 张杰
    2004, 29(4): 445-450.
    摘要:
    根缘油气藏(深盆油气藏) 是紧临源岩存在的烃类聚集, 是在高勘探程度下所发现的油气藏类型.由于它在成藏机理及存在方式上的特殊性, 常规意义上所采用的动力平衡方程不再适合于对其成藏平衡作用过程的分析.结合根缘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其演化特点, 采用对连续油气柱上升力的分解分析方法, 讨论了流体压差的平衡问题, 建立了位于源岩上部的根缘油气藏的动力平衡方程.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成藏机理与油气运聚特征
    李素梅, 庞雄奇, 邱桂强, 高永进, 孙锡年
    2004, 29(4): 451-456.
    摘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王庄—宁海地区发现了大量稠油, 但原油的成因及其成藏机理仍不甚了解.在以往原油成因与油源调查基础上, 利用非烃含氮化合物及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对该区进行油气运移方向与相对距离、成藏时间与期次的分析.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北部带原油具有由南而北的运移分馏效应, 反映北部陡坡带原油来自南部的利津洼陷; 王庄—宁海地区原油总体具有由东而西的运移分馏效应, 其东、西两侧各有一主要油气注气点.王庄—宁海原油烃类与非烃组成与分布特征揭示该区油气具有混合聚集特征.包裹体测试反映王庄—宁海地区油藏主要为晚期成藏, 距今小于5Ma; 而靠近生油中心地带包裹体具有早期成藏的记录(± 36Ma).
    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的控制
    辛仁臣, 蔡希源
    2004, 29(4): 457-460.
    摘要:
    利用890余口钻井资料, 综合应用埋藏历史、盆地数值模拟、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 查明了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过程的控制.松辽盆地北部普遍经历了3次沉降、2次抬升.青山口组到嫩江组、四方台组到明水组、新第三系泰康组到第四系沉积时期, 构成3次沉降, 其中以嫩江组沉积后期(嫩三~五段沉积时期) 和明水组沉积时期沉积速率最大, 分别达16 0m/Ma和180m/Ma.而2次区域抬升分别发生于嫩江组沉积后和明水组沉积后, 大庆长垣背斜构造主要是在这2次构造抬升过程中形成的.青山口组主力烃源岩具有漫长的生排油历史, 而且生排烃过程与构造活动及圈闭增长过程在时间和数值上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在73Ma左右和65~ 40Ma之间为大庆长垣油藏的成藏高峰期.盆地沉降过程是油气生成量积累的过程, 盆地抬升、构造定型阶段是油气排出和成藏高峰期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效应
    刘小平, 徐健
    2004, 29(4): 461-466.
    摘要: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具有正常和轻微生物降解2类原油, 对油气运移方向一直存在争议.根据2类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屏蔽型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与反映原油生物降解的地化参数C21-/C22+、Pr/nC17等nC17物降解作用对该区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明显, 运移作用仍然是造成含氮化合物分馏的主要因素.自东向西、东北向西南方向, 韦X11井、韦6 - 2井、韦5 - 19井、韦8井原油中屏蔽型咔唑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大, 分别为11.6 2 %, 10.6 6 %, 12.70 %, 13.88%;暴露型咔唑的相对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分别为30.6 0 %, 2 8.5 6 %, 2 6.4 3%, 2 4.6 2 %.由此明确了本区油气自东、东北方向向西、西南方向注入, 深凹带和车逻鞍槽提供了主要油源.
    准噶尔盆地北东向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郑孟林, 金之钧
    2004, 29(4): 467-472.
    摘要:
    准噶尔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差异, 通过地震、地质资料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发育在中、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北东向构造特征, 认为中、晚二叠世、三叠纪地层沉积受北东和北西向正断裂控制, 由北东向正断裂控制的沉积中心构成了雁列组合特征.地质力学和大地构造背景分析认为, 盆地形成期的北东向构造与边缘断裂的左旋走滑作用有关.北东向的逆冲断裂形成于或主要活动于三叠纪末的盆地挤压反转作用.成盆拉张和反转挤压作用都使得北东向构造成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上叠盆地的披盖沉积对北东向油气聚集带的保存起到重要作用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陈元壮, 刘洛夫, 陈利新, 赵素平, 李超, 霍红
    2004, 29(4): 473-482.
    摘要:
    运用含氮化合物咔唑类探讨塔中、塔北地区在第一期成藏时志留系油气藏的烃类的运移方向, 为建立古油藏成藏模式, 预测原生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研究表明, 塔中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向西南—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志留系, 然后沿不整合面或顺储层从北西向南东和从北东向南西2个方向向志留系在塔中地区的尖灭线附近运移.塔北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也主要来自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首先向北西方向进入塔北隆起的志留系, 然后在志留系储层内或不整合面沿上倾方向继续向北西方向运移进入圈闭.
    砂岩透镜体成藏机理
    陈冬霞, 庞雄奇, 邱楠生, 姜振学, 张俊
    2004, 29(4): 483-488.
    摘要:
    砂岩透镜体油藏是隐蔽油气藏中增储上产的重要类型, 但目前对其成藏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从油气初次运移机理入手, 结合砂泥岩压实成岩过程的分析, 对砂岩透镜体的成藏动力和成藏阻力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 烃类生成引起的膨胀力、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和砂泥岩间的毛管压力差是成藏主动力, 岩石吸附和粘滞力是成藏主要阻力; 油气水以混相涌流方式为主, 孔隙、微裂隙和微层理面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早成岩阶段不成藏, 晚成岩早期成藏, 晚成岩晚期进入保存阶段.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奥陶纪油气成藏体系
    刘克奇, 金之钧
    2004, 29(4): 489-494.
    摘要:
    国外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国内的含油气盆地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着局限, 应用油气成藏体系的理论方法对塔中低凸起奥陶系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塔中低凸起奥陶纪油气成藏体系的源岩为寒武系及下奥陶统烃源岩; 满加尔坳陷中的砂体和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输导体, 同时深部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输导体; 圈闭类型主要为古隆起背景上的地层型圈闭和构造型圈闭.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是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塔中北坡次之, 中央断垒带最差.塔中Ⅰ号断裂带依然是下一步勘探的重中之重.
    孔隙介质润湿性的核磁共振刻度特征的测量
    周波, 王为民, 郭和坤, 黄延章, 罗晓容
    2004, 29(4): 495-499.
    摘要:
    核磁共振测量技术已能够快速而无损地获得孔隙介质的物性信息, 但对于颗粒表面润湿性的测量还处于定性到半定量的水平.采用毛细管法和玻璃板法对经不同浓度二甲基二氯硅烷溶液处理的玻璃表面润湿性测量, 然后对核磁共振方法测量的孔隙介质润湿性结果进行标定, 进而得到孔隙介质润湿性系列的刻度特征.实验表明, 对于玻璃颗粒孔隙介质, 核磁共振测量的结果在作为表面处理剂的二甲基二氯硅烷溶液浓度0 %~ 0.7%变化范围内才与孔隙介质润湿性的变化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在此范围之外, 对应的驰豫时间的变化虽然较大, 但其对于润湿性的刻度已没有明确的作用.
    库车坳陷迪那2构造油气运聚模拟实验
    张振红, 吕修祥, 李建交, 彭更新, 孙冬胜, 雷刚林, 杨明慧
    2004, 29(4): 500-504.
    摘要:
    为了研究油气运聚过程, 以迪那2构造为地质模型, 在构造特征、储盖组合、油气来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油气运聚过程物理模拟的二维实验模型.通过模拟实验, 揭示: (1)断层是迪那2构造中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2)泄压区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 (3)毛管力及浮力在渗透性相近的砂岩中起重要作用; (4)油气总是选择优势通道运移, 在沿断层运移的同时, 也向两侧砂体中扩散; (5)油驱水之后的气驱油运移通道具有继承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