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及水盐失衡的生态环境效应

    徐恒力 周爱国 肖国强 支兵发 叶含春

    徐恒力, 周爱国, 肖国强, 支兵发, 叶含春, 2000. 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及水盐失衡的生态环境效应. 地球科学, 25(5): 499-504.
    引用本文: 徐恒力, 周爱国, 肖国强, 支兵发, 叶含春, 2000. 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及水盐失衡的生态环境效应. 地球科学, 25(5): 499-504.
    XU Hengli, ZHOU Aiguo, XIAO Guoqiang, ZHI Bingfa, YE Hanchun, 2000. ARID TREND AND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OF WATER-SALT IMBALANCE IN NORTHWEST CHINA. Earth Science, 25(5): 499-504.
    Citation: XU Hengli, ZHOU Aiguo, XIAO Guoqiang, ZHI Bingfa, YE Hanchun, 2000. ARID TREND AND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OF WATER-SALT IMBALANCE IN NORTHWEST CHINA. Earth Science, 25(5): 499-504.

    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及水盐失衡的生态环境效应

    基金项目: 湖北省废物地质处置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641.12;S274.6;X171.1

    ARID TREND AND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OF WATER-SALT IMBALANCE IN NORTHWEST CHINA

    • 摘要: 基于对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的讨论, 研究了西北内陆封闭盆地水盐迁移聚集的系统动力学模式, 阐明了盆地浅表积盐与水盐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水盐分布与生态适宜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水循环节律的变化对土壤生态指数时空分布的影响, 提出建立西北地区各物种的生存域及土壤生态指数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还讨论了内陆盆地水库工程兴建与灌溉技术选择问题

       

    • 图  1  全球18 ka前沙漠与当今沙漠分布示意[1]

      a.现代全球活动沙丘的分布; b.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18 ka) 全球活动沙丘的分布; 黑色.活动沙丘

      Fig.  1.  Maps showing desert distribution before 18 ka and at present

    • [1] Williams M A J, Dunkerley D L, DeDeckker P. 第四纪环境[M]. 刘东生,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106~112.
      [2] 刘晓东.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J]. 高原气象, 1999, 18(3): 321~332. doi: 10.3321/j.issn:1000-0534.1999.03.008
      [3] 施雅风, 李志均, 李炳元, 等.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1999, 54(1): 10~20. doi: 10.3321/j.issn:0375-5444.1999.01.002
      [4] 胡方荣. 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724~ 725.
      [5] 王根诸, 程国栋. 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变异特征[J]. 地理科学, 1998, 18(4): 355~36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LKX804.008.htm
      [6] 杨达源, 闾国年. 自然灾害学[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3. 68.
      [7] 倪绍祥, 巩爱歧, 蒋建军, 等.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J]. 资源科学, 1999, 21(6): 43~46. doi: 10.3321/j.issn:1007-7588.1999.06.011
      [8] 沈灿. 水资源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94.
      [9] 王根诸, 程国栋, 徐中民, 等.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J].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2): 109~11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RZX902.002.htm
      [10] 王根诸, 程国栋. 近50年来黑河流域水文及生态环境的变化[J]. 中国沙漠, 1998, 18(3): 233~238. doi: 10.3321/j.issn:1000-694X.1998.03.008
      [11] 陈同心. 河西走廊石羊河水土利用对下游供水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J]. 水资源研究, 1991, 12(1): 44~50.
      [12] Tóth J. Gravity induced cross formation flow of formation fluid, Red Earth Region, Alberta, Canada: analysis, pattern and evolution[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78, 14(5): 805~84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LYJ201502006.htm
      [13] 久宁ВЙ. 深部地下径流的研究方法[M]. 杨立中, 译.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0. 4~12.
      [14] 陈连勤.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J]. 新疆地质科技, 1992, 39(3): 28~31.
      [15] 陈家琦. 中国水资源[M]. 北京: 水利出版社, 1991. 1~41.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31
    • HTML全文浏览量:  102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5-16
    • 刊出日期:  2000-09-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